日本奢侈品市場逆襲,原因有四點!
【中國鞋網-行業新聞】在中國奢侈品市場十年高速增長的陰影下,日本奢侈品市場卻一直苦苦掙扎,然而 2014年下半年開始逐步回暖。有人預測到 2016年,中國將取代日本成為亞洲第一大奢侈品市場。日本的復蘇是否能扳回失利局面?前方依然面臨不小阻力。
美國網站 援引歐睿信息咨詢公司(Euromonitor )分析師 Fflur Roberts 的研究報告顯示 :
日本消費者在亞太地區屬高收入人群,他們的購買力相當可觀。但在亞洲經濟氣候和政治環境影響下,收支指標不盡人意,造成奢侈品市場深陷低迷。日本奢侈品市場產值 260億美元僅次于美國,位列全球第二,但奢侈品銷售額卻剛過全球奢侈品總銷售額的 8%。
另一方面,東京以外的日本人口大幅縮減,給財政施加更大壓力。
日本人均工資從一年前開始呈下滑狀態,且政府需要應對龐大的赤字問題。2015 年總體經濟預測不容樂觀,中產階級信心不足。
平,這讓日本經濟及奢侈品行業暫時擺脫了衰退跡象。為什么奢侈品銷售突然開始走強?成為一個有趣的課題。
經濟現狀
自2011年日本發生海地震和海嘯后,經濟增長迅速放緩。國民消費和股市行情的驟降進一步催化衰退。2012年經濟開始復蘇,但 2014年日本上調銷售稅,掠食了大筆消費支出造成經濟小幅收縮。
很多日本企業缺乏創新能力,一時間韓國、中國大陸及臺灣地區在高科技產業快速發展成為競爭對手。特別是中國崛起,一舉成為外商們最親睞的投資標的。近年來日本的外商直接投資的凈流入凈額鮮有起色。
亞太收入最高地區
近年來,日本收入不平衡問題日益惡化。
原因一:伴隨老齡化社會到來,老年人收入相比工薪階層來說有所下降。
原因二:大公司盈利能力穩健,但作為創造新就業機會的小公司來說盈利不易。
原因三:近十年臨時工數量猛增,目前約占勞動力的1/3。他們與正式工干同樣的活卻只得到一半不到的收入。
雖然日本是亞太人均收入最高地區,且為全球第二大奢侈品市場,但收入增長疲軟、中產階級萎縮、人口縮減等因素讓消費品市場剝離了活力和商機。
2009年~2014年間,日本人均總收入僅增長 0.8%,亞太地區平均水平是增長 23.9%。日本消費者在這種情形下越來越看重購物成本,并傾向于更實惠的自有品牌商品。
2014年,日本年收入 15萬美元以上的人口中,20.1%為 40歲~44歲;18.3%為45歲~49歲。但據人口統計數據,這兩個年齡區間人口僅占總人口的 14.5%。此外,日本高級白領人群也通常是這個年齡段的人。因為日本的工資制度與資歷相關(作為員工數十年服務一家企業的回報);同時,四十多歲的專業人士尚年輕能很好掌握本職技術造福雇主。
到2030年,日本作為老齡化社會,老年人享有優先占有高收入比例的特權。2030年,日本年收入 15萬美元以上人口中45歲~49歲人口所占比例將進一步減少至 15.3%,第二位是50歲~54歲區間占14.4%。
2014年的“兩級分化”
2014年4月,日本將消費稅從 5%調高至 8%,消費者聞訊趕在政策實施前瘋搶商品,第一季度日本奢侈品銷售飆升。第二季度需求量隨即大幅下滑。
以法國奢侈品制造商 Hermes為例,2014年第一季度銷售額同比增長超 20%(按不變匯率計),第二季度則出現暴跌。然而,2014 年下半年又恢復了雙位數增長。同年,法國奢侈品巨頭 LVMH 集團也經歷了與 Hermes 類似的銷售情況。
2014年下半年日本奢侈品消費的增長看起來不可思議。背后其實是富裕的中國游客激增推動了日本消費品經濟的增長,不過這能維持多久呢?
據調查,2014年底日本奢侈品銷售高達 3.1萬億日元,有人預測到 2015年底這一數字將達 3.2萬億日元。這兩個數據相比 2013年和 2014年,分別實現了年均增長 7%和 3%,與2012年前的雙位數跌幅相比讓人咋舌,其主要原因有四條:
1)中國游客劇增
2012年日本海外游客數量為 840萬人,總共消費1.1萬億日元;而到2014年這兩項數據分別增長到 1340萬人和 2萬億。
這些數據另一方面顯示出奢侈品行業所謂的地域銷售組合存在潛在誤導。例如,2014年大中華區奢侈品銷售下降 3%;而同年前往日本購物的中國游客數量劇增,日本奢侈品銷售額卻增長 7%。
事實上,海外游客人數的激增與日元疲軟有直接聯系。亞洲中產階級將日本視為購物天堂和度假勝地。此外,對中國消費者來說,從上海飛東京只需2小時40分鐘,一個周末就可以完成一趟購物游。東京成為了香港以外最理想的購物目的地。
2)日元疲軟
據最新旅游數據顯示,2013年赴日中國游客減少近 8%,而2014年赴日中國游客增加了 34%。日元疲軟,日本南部港口城市福岡新設奢侈品免稅店,這吸引了大批中國游客。但人民幣匯率下調后,相對物價上漲了,赴日購物的吸引力也變小了。歐洲和美國奢侈品市場也面臨同樣的情況。
2009年~2014年,赴日本的中國游客數量年平均增長12%,據預測2014年~2019年這項數據將為負的 6%。
同樣2009年~2014年,赴美、法、英國游客數量年平均增長分別為 286%、141%、141%,但在2014年~2019年間三國中國游客年平均增速預計均下降到 30%左右。
3)移動購物
手機成為設計師服裝和鞋履零售商最感興趣的一塊市場。全球智能手機銷量一直呈上升趨勢,研究表明,到 2015年底日本智能手機銷量將達 2830萬部,這與2010年相比增長了230%,在未來五年內還將進一步增長40%。
日本是奢侈品移動商務的范例。2014年,移動互聯網零售占互聯網銷售總額的 35%;在過去三年時間,通過智能手機實現的銷售額增長了200%。這個數字遠大于英、美等其他線上銷售優勢的成熟市場。時尚類產品已成為移動購物最受歡迎的品類之一,女性上班族、學生一族或者辣媽都更喜歡邊走路邊用手機買衣服兩不誤。
4)富有的老年消費者
日本富有的老年消費者是對抗經濟衰退的中流砥柱-1997年日本 65歲以上人口超過了0~14歲人口,2014年 65歲以上人口達到 26.7%,年齡差距近50年。
消費品公司將老年人群視為最重要的市場。日本零售商 Aeon 集團將老年消費者稱為 “Grand Generation (G.G.)”,公司推出專為 60歲以上女性體型設計的舒適型功能內衣。此外瞄準老年單身人群,推出健康即食食物,還出現了為40歲以上女性設計的化妝品牌 “THE GOLDENSHOP”。在購物商場內也作出人性化調整,例如銷售點字體放大。
奢侈品消費方面,日本富裕階層中一大部分是老年人口。與年輕人相比,他們不易受經濟波動影響,是真正的對抗經濟衰退人群。目前65歲以上人口超1/4,是全球老齡人口最多的國家之一。正是日本“grey dollar”(老年人消費)和匯率刺激帶來的旅游市場蓬勃發展促成了2014年下半年日本奢侈品市場的突然逆襲。
雖然日本經濟大環境存在不確定性,但東京奢侈品零售行業在未來依然可能繼續保持強勁勢頭。相比之下,新興經濟體中國經濟發展雖然迅速,但由于人口基數大同樣面臨老齡化問題。目前中國 65歲以上人口是日本的5倍。到2030年,發展中國家 65歲以上人口將達到 8.28億人,老齡化問題是全球社會必須重視的經濟社會問題。(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