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麗上半年關店400家 謹慎評估低效店鋪
【網-品牌動態】10月26日晚間,女鞋龍頭發布了其截至8月末的中期業績。數據顯示,其收入及經營溢利分別為193.60億元及28.40億元,較去年同期分別增長4.3%及4.0%。公司權益持有人在回顧期應占溢利為21.58億元,較去年同期上升3.9%。
作為曾經的“鞋王”,百麗的鞋類業務同店銷售已經連續多個季度下滑。從今年3月初至8月末,僅中國大陸市場,其鞋類門店凈減少就達424 家。
和百麗情況類似的還包括了走平價路線的,其中最新公布的三季度經營數據顯示,其前三季度關店數量已經達400家。
在業界看來,鞋類行業正面臨周期性瓶頸,競爭愈發激烈,受電商沖擊尤其明顯,實體店甚至淪為“試鞋店”。
百麗鞋類業務關店424家
據了解,百麗旗下鞋類業務的自有加代理品牌主要包括Belle、Teenmix、Tata等近20個。其中,自有品牌主要采用縱向一體化的經營模式,代理品牌的經營方式主要為品牌代理和經銷代理。
與鞋類業務不同,運動、服飾業務目前以經銷代理為主,包括一線運動品牌Nike、Adidas,二線運動品牌PUMA、Converse,以及服裝品牌Moussy、SLY等。
上半財年,百麗實現收入193.60億元,同比增長4.3%。其中,運動、服飾業務的收入由去年同期的82.01億元增長16.1%至95.24億元,增速較快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同店銷售增長較快。
與之相對的是,其向來擅長且占據絕大部分收入來源的鞋類業務表現卻依舊低迷,收入由去年同期的103.55億元下降5.0%至98.36億元。
銷售僅是一方面的表現,3至8月份,其在中國大陸的鞋類零售網點凈減少424家。在解釋原因時,百麗表示:首先是部分百貨商場開始進行業務調整,于期內關店歇業。其次在市場環境較弱的時期,集團以更加謹慎的態度評估低效店鋪,對部分前景欠佳的店鋪選擇進行關店。
整體業務來看,百麗自有品牌業務上半財年僅錄得87.617億元的收入,占整體收入不足一半,有觀點指出,曾經的“鞋王”已經淪落為實際上的代理商。
女鞋業績普遍低迷
眾所周知,在中國女鞋市場中,百麗、達芙妮、和星期六等算是行業龍頭。與百麗一樣,這幾個女鞋品牌的日子也不好過。
10月14日,達芙妮發布了三季度財報。該季度,其同店銷售增長率大跌19.7%,在銷售網點上,三季度關店219家,今年前三季度,達芙妮已共計關店400家。
今年早些時候,包括、千百度等均公布了中期業績。盡管千百度表現還可以,但佛山星期六則仍舊維持低迷的業績態勢,上半年營業收入為8.45億元,同比下降3.81%;凈利潤比上年同期下降18.91%。
業內人士提到,近年來,鞋類行業的競爭較激烈,受電商沖擊尤其明顯,實體店甚至淪為“試鞋店”。
中投顧問輕工業研究員熊曉坤指出,女鞋品牌競爭激烈,想要突圍必須瞄準消費者的需求,只有與消費者恰好“對味”,消費者才會買賬。在他看來,目前,千百度致力中高檔女士鞋履,提高女鞋的舒適度;達芙妮邀請全智賢等代言是利用“粉絲經濟”,均是在從消費者的需求出發。
同樣是從需求出發,百麗甚至已經將增長點轉移至運動品類。百麗CEO盛百椒在此前的股東大會上表示,運動、服飾業務由于過去幾年已經歷低迷,市場已完成去庫存,表現較佳,利潤率趨勢良性,期望在目前鞋業疲軟的大環境下,可借助運動、服飾業務幫補。
此外,幾大品牌還在渠道上進行新布局并積極發展自身的電商業務,尋求線上下業務的融合,百麗以及達芙妮等均在這方面發力,目前來看效果并不十分顯著,線上目前還多是品牌處理庫存的一個渠道。
在分析人士看來,鞋業放慢腳步發展、關店等已經成為常態,且還將持續一段時間。(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