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克三大賺錢利器:眼光準、強科技和好產品
【中國鞋網-品牌觀察】的強大,不需外界過多贅述,但它強在哪兒,卻沒多少人能說清。
就在本周,耐克召開了年度股東大會,根據其最新公布的財報顯示,他們在過去一年營收增長10%,達到306億美元,繼續占據著運動品牌市場的主導地位。
目前,耐克的業務已經開展到190個國家,從最初在美國代理賣鬼冢虎跑鞋,到全方位在體育用品上的布局,從前身藍帶體育到現如今的巨頭企業,從1000美元起家到市值超過700億美元,耐克成功的秘訣是什么?股東大會給了我們一些答案。
看看耐克新簽的一些代言球星,有的正在奏效了,新科海斯曼獎(代表美國大學生橄欖球運動員的最高榮譽)得主馬庫斯·馬里奧塔(Marcus Mariota),上周第一次代表田納西泰坦隊參加了NFL比賽,而他在第一場比賽中就創造了NFL的歷史——成為第一個首秀亮相半場就有四次達陣的四分衛。
這樣的夢幻表現對于耐克的銷售來說顯然會有助推作用,但這只不過是耐克的“冰山一角”?v觀耐克整個簽約的巨星,從最早的長跑名將史蒂夫·普利方坦(Steve Prefontaine),到喬丹、阿加西、伍茲、科比、費德勒、C羅等等,幾乎地球上各個領域最厲害的運動員,都在耐克的大名單中。
這當中,不得不提耐克和邁克爾·喬丹的合作,不僅讓耐克一舉超越了美國本土當時的第一品牌匡威,而且AJ(Air Jordan的簡稱,專為喬丹創立的品牌)后來為耐克和喬丹帶來了不菲收益,成為整個公司的支柱。據CBS體育報道,僅在去年,AJ就為喬丹帶來了超過1億美元的收益。
好代言必須有好產品來搭配。兩年前推出的Flyknit鞋,已經取得了不錯的銷售成績,輕巧、簡約,如皮膚般的貼合感,深受運動員的喜愛。根據德意志銀行的研究報告,這款鞋是由高科技針織技術,來“編織”鞋的上部分,而不是簡單地弄幾塊縫合在一起,設計師只要將設計方案輸入到計算機,機器就會自動用線車把鞋型弄出來,這樣的技術,對于供應商來說無疑有“革命”性的意義。
技術上,耐克一直走在運動品牌的最前沿,他們在1979年推出了第一款氣墊鞋,不僅可以發散腳汗,還有緩震作用,減小對膝蓋的碰撞。這讓耐克聲名鵲起,之后又推出了名為Shox的新型緩震技術,深受消費者的喜愛。
在美國市場,雖然斯凱奇超過了阿迪達斯成為美國第二大運動鞋供應商,但相比于老大哥耐克,他們目前只能爭取保住第二的位置。從下表中可以看到,在運動鞋領域,耐克控制著美國62%的市場份額,而斯凱奇、阿迪達斯和亞瑟士加起來,也才14%的份額。
根據摩根士丹利的一份研究報告,運動服裝和鞋類在未來五年依然會有非常強勁的增長,照此勢頭,耐克依然將主導這個年銷售額為280億美元的市場。
由此可見,研發新技術、推出好的產品、簽約潛力球星,是耐克的三大賺錢利器。
需要注意的是,耐克在今年的男子網壇四大滿貫中沒有拿到一個冠軍(與優衣庫簽約的德約拿下三個大滿貫,尤尼克斯的瓦林卡則拿下另一個);在籃球領域,庫里領軍的UA正在發力追趕,同時UA早早拿下的潛力新星喬丹·斯皮思,或助他們在高爾夫市場上收獲成功;老對手阿迪達斯去年和曼聯簽下天價贊助合同(10年7.5億英鎊)后,今年又為“保住”大本營,和德國足球隊簽下10年10億歐元的贊助合同。
簡而言之,耐克后面跟著一群虎狼之師,他們在追趕著,等待超越的時機。而耐克,唯有強化這些賺錢利器,才能保持主導地位。
【相關】
中國成耐克業績增長引
三年前曾讓耐克頭疼的中國市場,現已成為推動業績增長的有利因素。日前,耐克發布了2016財年一季度業績,銷售額同比上漲5%。其中,中國市場成為推動耐克業績增長的有利因素,銷售額較上年同期增長30%。
財報顯示,2016財年一季度,耐克銷售額較上年同期小幅上漲5%至84.1億美元。相較于去年同期的15%增速,已經有所放緩。其中,中國市場銷售額大增30%至8.9億美元,訂單量也增長了22%,成為增速最快的地區。不過西歐市場業績出現下滑,經歷了上一財年同期32%的大幅增長后,本財年銷售額較上年同期下降4%至16.4億美元,但仍是耐克第二大市場。
2013財年,在耐克所有銷售區域中,僅有中國的業績處于下滑態勢。同期,阿迪達斯在中國市場銷售增長15%。2014財年二季度,耐克在中國市場的業績開始回暖。除加速加開工廠店等方式清理庫存外,耐克通過推動女性市場發展、加強營銷活動,也成為推動在中國實現增長的因素。近年來,耐克為打開女性市場,開發了nike+鍛煉俱樂部,為女性定制訓練方案,并在中國開設了全球第二家女子體驗店。此外,還通過舉辦耐克夜跑活動等讓更多人加入到運動潮中。(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