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正在排隊撤離黃金之地——香港
【中國鞋網-國內動態】毫無疑問,作為奢侈品市場曾經長達10年的黃金之地——香港正面臨大撤退,過去一個月LVMH、Kering、Burberry、Hermès幾大奢侈品均發布自然年二季度業績,盡管二季度上述公司業績不同程度的有所恢復,但主要受益于疲軟的歐元兌美元及人民幣匯率,與此同時日元疲弱讓中國消費者,特別是大陸人在日本市場的消費達到空前,另外Kering旗下Gucci古馳品牌意外的恢復增長很難估算多少受益于中國市場罕見的高折扣增長。
盡管上述多個集團的CEO在財報中均重申“信心”,但這種所謂“信心”即使在世界末日前亦不可能消失,這種表面的“信心”僅僅是存在于財報之中的文字游戲,而實際上,對于中國市場過去兩年已經成為奢侈品市場的“腫瘤”,而且正趨于“惡化”和“擴散”,尤其是過去兩年風波不斷并直接體現在零售業持續下滑的香港市場,這樣情況與“信心”形成反面的對比,是恐懼:對香港市場未來走向何方的未知恐懼、對中國經濟下行持續反腐股市極端震蕩中等收入陷阱的可怕現實的恐懼……
信心與恐懼的矛盾亦體現在,一方面奢侈品集團仍為討好最大的金主——大陸人而在中國市場大肆舉辦各種藝術類活動以維持其品牌形象和價值,另一方面正在收縮以往的二三線城市門店,更重要是以往對于奢侈品集團來說效率最高、利潤率最大的香港市場由于租金仍然高企,特別是銅鑼灣區域,而銷售卻高速下跌,令這塊黃金之地不再豐腴。
二季度財報電話會上,奢侈品集團基本發出“逼租”的共同口號,與香港本地的周大福、六福、太子珠寶以及米蘭站、迪生創建等零售商遙相呼應,而在鐘表界地位極高并極于敢言的Jean-Claude Biver 上周更是直言其把持的LVMH鐘表部門最大品牌Tag Heuer 泰格豪雅在香港無以為繼,將關閉最重要的旗艦店,位于銅鑼灣羅素街的旗艦店,而銅鑼灣過去數年均勇奪香港零售租金之王的稱號,尤以今年崛起的羅素街為甚。實際上,香港業主已經開始面臨現實開始調整租金,但未來最大的問題可能不僅僅是租金問題,就像奢侈品開始撤離二三線城市一樣,更重要的是銷售問題,遺憾的是在二季度的財報中,所有奢侈品集團在香港和澳門市場都是一片哀嚎。
信保巨頭Euler Hermes 裕利安宜信用保險公司首席經濟學家 Ludovic Subran最近在接受易手日本日經新聞的FT金融時報采訪時稱,奢侈品集團一直認為中國市場充滿機遇,但這種機遇目前不但沒有得到兌現,反而讓他們認識到當下中國的營商環境越來越差。
這一點從一直主持集團財報分析師電話會議的LVMH集團首席財務官 Jean-Jacques Guiony 的態度轉變足以觀察:2013年當中國迎來持續反腐、奢侈品放緩之處他認為這是暫時現象;2014年當整個市場進一步惡化,中國,特別是香港市場出現下跌時,Jean-Jacques Guiony 放棄樂觀態度,表示未來無法預測;而在剛剛的中期業績發布上他則直接表示“業務將會轉移至其他地區”。(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UG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