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李寧2015年中期業績報告讀出啥?【五大看點】
【中國鞋網-品牌動態】李寧公司今日釋放出財務上的利好消息。據報道顯示,“集團收入持續增長,同比增加16%至36.41億元人民幣。息稅前利潤加折舊及攤銷(EBITDA)轉虧回正,達2.6億元人民幣”。李寧公司在歷經了創始人回歸親自掌舵、跨界合作推出智能跑鞋、25周年之際宣布重啟品牌口號“一切皆有可能”、轉型“互聯網+運動生活體驗服務供應商”后,財務上的利好可謂是最好的交代。而除了數字本身,其實還有更多有意思的信息可以從中報里讀出來,以下是筆者的個人淺見。
看點一
創始人回歸、李寧精神回歸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
眾所周知,李寧公司由“體操王子”李寧創辦,是一個將體育精神、運動員經歷深入骨血的體育用品企業,對于這種運動員DNA的延續,李寧先生表示:“我想這種運動的特質,可能是這家企業因為我而起,而我又是因為有運動的經歷,受到了運動精神的訓練培養。”也正是因為這個獨特的因素,李寧公司充滿著“敢擔當、追求完美、自信到任性、無法馴服、就是要贏”的運動員精神的提煉和升華。
25周年之際重啟的“一切皆有可能”承載的不僅僅是一個品牌的口號、一個企業價值觀的定義,更多的是那種“心往一處想、勁兒往一處使”的精氣神,相信也引起了不少消費者、行業關注者的共鳴,畢竟這是李寧獨特的品牌口號,有著輝煌的過往和歷史,是一種情感上無法掙脫的凝聚力。可以體會到,李寧公司從上到下為了那顆不改的初心,夢想依舊,大膽想象,在“互聯網+”時代在創始人李寧先生的帶領下勇于創新去實現“一切皆有可能”的決心。這對企業重回盈利軌道,無論是企業內部還是投資信心,都至關重要!
看點二
聚焦五大品類、深挖中國最廣泛的運動市場
中國政府的支持性政策、公眾對于體育運動與日俱增的參與熱性,以及消費者對運動用品愈發成熟的需求,都會使中國體育用品市場擁有消費放量的前景。對此,李寧選擇基于運動基礎最深厚的運動項目繼續聚焦核心五大品類(籃球、跑步、羽毛球、運動生活及訓練)的戰略非常明智,目標明確、思路清晰,并持續不斷深耕投入。
無論是在籃球方面成為CBA官方贊助伙伴、NBA明星韋德的合作、包攬國內四級籃球聯賽的贊助資源,或者是在跑步方面自主舉辦專業型賽事李寧十公里路跑聯賽、對各項馬拉松賽事的贊助、支持草根跑團等等,認準和找到最廣泛、最有價值的市場,并深入目標消費群體,才能談更多的消費細分、精細化服務和創新性服務。半年報的數據也顯示“五大核心品類的零售流水于上半年實現雙位數增長”,聚焦五大品類的策略已見成效。
看點三
傳統體育裝備供應商向互聯網+運動生活體驗服務提供商轉變
前幾日的李寧官方新聞稿里面描述得十分清晰,李寧公司將從“傳統的體育裝備供應商轉變為‘互聯網+運動生活體驗提供商’”,對于這個筆者認為,其實就是互聯網+體育的有機融合,基于消費者在“互聯網+”時代全新的裝備、運動需求,給予匹配的智能化專業運動裝備,并同時推動運動體驗進入智能化時代。
新近推出的李寧與華米科技跨界合作的智能跑鞋就是最好的例子。智能跑鞋除了具備即時采集跑者數據、前后掌落地狀態分析、精準步頻監測以外,還能到一鍵社交分享將跑友圈、朋友圈、生活圈等多圈子互動融合,形成智能跑步新體驗。不僅如此,還推出基于“線下體驗線上購買”的O2O銷售模式,即消費者到店體驗產品并完成一鍵下單,再由電商統一發貨配送。此外智能跑鞋在天貓獨家進行預售并首發,其后在李寧官方網站、李寧天貓旗艦店、李寧京東旗艦店和小米網同步發售。
看點四
用創業的心態去開拓新渠道、竭盡所能接近消費群體
筆者在看報道時留意到一個詞“新增銷售點”,如何理解?筆者認為這體現著一種創業者開辟新渠道、竭盡所能接近消費者的訴求。這里的銷售點,不意味著是維護和人力成本昂貴的地鋪、也許是一個鞋墻、也許是一個展柜,只要能賣貨、能深入消費群體,李寧貌似現在都想試一試。就像五一前李寧先生親帥渠道團隊深入走訪合作伙伴一樣,無論是跟大潤發、廣百集團還是上海百聯的合作,都本著“向新市場滲透,尋找新業務,開辟新戰場”的策略和原則。
再佐以數字化生意平臺的搭建,電商在其中不斷加強的份額占比,“公司預計在未來三至五年,將電商業務的收入占比提升至20%以上。”。李寧在2014年財報時提及的“繼續強化與渠道伙伴的合作,開發基于互聯網環境的線上生態系統”、2015半年報顯示的“公司重新啟動銷售點擴張計劃,已增至5,745個, 于上半年超過42%的新銷售點位于中國南部地區”,可見線上線下的立體化渠道布局可謂步步為營。
看點五
專業體育和運動生活兩手抓、不放棄任何一個運動市場消費群
按媒體報道所述“后半年李寧將進一步落實大眾市場策略,配合渠道數量的增加,深度拓展大眾運動生活市場的潛力,并推出李寧彈簧標”,筆者認為這也許是中報里最具有重磅的猛料:李寧除緊握專業運動市場,這次的舉措將觸手繼續深入到大眾運動生活市場領域,可謂不放過任何一個機會接近消費者。并且,為了“彈簧標”還將開辟“獨立店鋪”,也就是將專業產品和大眾運動生活的產品區別開來,讓越來越挑剔的消費者選購產品時更有針對性。這點也跟李寧2014年財報公布的“我們相信只有注重專業運動功能性與大眾消費趨勢的有效結合”不謀而合。
互聯網時代,傳統體育用品企業也在尋找新的發展契機。重啟“一切皆有可能“的李寧打算怎樣回歸?就是這樣,在戰略、經營上緊握“互聯網+”市場機遇,在產品、渠道、銷售模式、消費者溝通上不斷開拓創新。正像網絡上有句話“李寧站在這條跑道的起跑點,既是領跑者,又是試錯者,不管道路荊棘密布還是坎坷難行,唯有全力以赴”。(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