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韓欲合作成立專業的鞋類技術學校
【中國鞋網-國內動態】7月29日,由溫州市人民政府、中國皮革協會主辦,溫州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溫州市商務局承辦的2015中韓休閑鞋(溫州)高峰論壇在溫州舉行。
論壇上,中國皮革協會副秘書長陳占光,韓國首爾政府領導Dong Ho Seong,溫州市鞋革行業協會會長、康奈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鄭秀康等嘉賓作了主題演講。論壇嘉賓就兩地產業發展各抒己見,并提出,中韓兩地合作,人才是關鍵,欲合作成立專業的鞋類技術學校,以助推產業發展。
溫州學習韓國引領時尚 ●鄭秀康(溫州市鞋革行業協會會長)
溫州制鞋行業有著良好的市場基礎,是溫州傳統支柱產業。但溫州制鞋行業發展到今天,也同樣面臨著困境。主要表現在用工成本的提升、品牌自主科研力量的不足等方面。雖然,韓國制鞋企業在發展中也遇到了用工成本增加等因素的困擾,但韓國制鞋企業迎難而上,重新找到了新的契機。韓國政策大力支持企業建立了韓國產業振興院,扶持企業技術開發,幫助生產高技術含量的產品。韓國鞋業引領著時尚文化發展。這對溫州制鞋行業來說是一個很好的啟示。通過中韓合作,加快兩國之間制鞋技術的學習,對人體工學的研究,開發出引領時尚,追求舒適的高技術含量的鞋類產品。
七大互動助推中國鞋業 ●陳占光(中國皮革協會副秘書長)
中國制鞋產業影響了整個中國皮革行業的發展,總產值超過了中國皮革總產值的50%。中國是全球鞋類生產大國,產量占全球63.3%。
2014年,中國制鞋行業規上企業4300家。其中,皮鞋銷售收入占了65%。雖然中國制鞋行業生產仍增長,但銷售收入增速持續回落。去年,中國制鞋行業銷售收入增長8.89%,回落了0.48個百分點。銷售利潤率為6.13%,與上年基本持平,其中中部地區銷售收入增速高于東部地區,產業進一步轉移。根據銷售收入統計,福建省銷售收入全國第一,占33.83%;廣東省、浙江省分列第二、三位。
在國內鞋類零售業中,受惠于全民健身的普及,體育用品行業領先品牌開始率先復蘇,但皮鞋品牌經營壓力仍在持續。不過,電商成為行業新的增長點,2014年鞋類網上零售額27898億元,比上年增長49.7%。移動電商快速成長,勢如破竹。2013年,中國移動電子商務同比增長141%。2014年同比增長240%,達9285億元(相當于網上零售規模的33.3%)。
面對當前形勢,中國鞋業未來的發展方向應創新驅動,結構優化,推動行業由中高速增長階段向中高端結構邁進。以“互聯網+”推動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主動融入“一帶一路”機遇,進一步推動走出去步伐,堅持綠色發展,建設生態文明的制鞋行業。并做好東部與中西部互動,國內生產與國外采購互動,國內國外市場互動,線上線下互動,品牌與消費者互動,存量與流量互動,創新供給與新需求互動。
手工制鞋韓國鞋業熱點 ●韓國首爾產業振興院Dong Ho Seong
韓國制鞋業十分重視手工制鞋。目前,在韓國最大樂天百貨商場里都設有專門的手工鞋專柜。不僅如此,韓國還引進了德國專業的人體工學鞋子基礎教育,并在韓國各地成立手工鞋聯合會,來共同發展手工鞋。希望中韓合作,成立全球最專業的鞋類設計與技術學校。通過對手工鞋專業學習課程,結合高科技的3D技術、人體工學等,能生產出適合孩子成長的鞋子和舒適的女士高跟鞋。
休閑鞋發展空間大 ●李偉娟(浙江省皮革協會理事長)
溫州休閑鞋市場發展空間大。目前,溫州休閑鞋企業仍處于賣產品階段,鞋樣款式跟隨大眾潮流而沒有個性化,缺乏清晰的品牌定位。求新、求快、求好應是溫州鞋業所需要追尋的三大目標。另一方面,休閑鞋價格上不去,而成本在上漲是大多數企業所面臨的問題。要沖破困境,企業首先要明確消費定位,從以往目標定位為30歲以上的男性轉為更加注重女性年輕群體。同時,企業應當加快提升整體個性化,注重品牌文化的建立。(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