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產業光鮮的背后:每月都有品牌倒閉
【中國鞋網-行業新聞】時尚產業是極為現實殘酷的,缺乏金援以及經營策略抵抗不了大環境,或是設計跟不上時代轉變,都很容易讓品牌說再見。近幾個月以來,包含Band of Outsiders、L’Wren Scott的L.S. Fashion、以及American Apparel等耳熟能詳的品牌,陸續傳出面臨關閉、轉型以及人事變動等消息。這樣的發展也讓人備感時尚產業趨于白熱化的競爭,以及經營之不易。負面新聞和持續性的反面聲音甚至影響銷售,以至于如今高管們已經聲稱American Apparel可能撐不過一年。
洛杉磯品牌Band of Outsiders于5月底傳出將取消秋季全部訂單,并將缺席2015秋季的紐約時裝周,隨后便證實品牌將關閉全數門市。約三周前Band of Outsiders更在Instagram上發布清倉大拍賣的消息,位于紐約70 Wooster St的店面,所有的商品都下殺六折拋售,當中還包括今年度的早春和春夏系列新品。
設計師Scott Sternberg于2004年創立Band of Outsiders品牌,窄版合身以及現代感強烈的設計,讓他短時間迅速崛起。接著于2007年推出具有男裝風格的女裝系列Boy. by Band of Outsiders,隨后在2010年又推出女裝系列Girl. by Band of Outsiders,也曾經獲得2008年美國時裝設計師協會(CFDA)年度新銳女裝設計師獎。但近幾年隨著男裝趨勢逐漸轉往街頭潮流風格,以及營業額不如預期的女裝系列,讓Band of Outsiders最終不得不喊停。
而已逝設計師LWren Scott的公司L.S. Fashion也于上個月的11日,提出了公司結束營業的申請。LWren Scott于2014年3月自殺,當時<紐約郵報>便報導L.S.Fashion負債嚴重, LWren Scott 自殺源于債臺高筑,欠債權人高達600萬美元(約為1,800萬臺幣)的債務,并且拒絕來自男友Mick Jagger的資助。自2006年創立同名品牌之后,LWren Scott的債務每年都隨之增長,2009年債務超過200萬美元,到了2010年則超過300萬美元。L Wren Scott生前,更是因為無法負擔開銷取消了2014年的秋冬女裝發表,隨后即傳出自殺身亡的消息,令人不勝唏噓,F任L.S.Fashion總監John Hoffman公開表示結束營業申請一旦核準,L.S. Fashion將于2015年9月11日正式劃上等號,剩余資產將歸公司登記營業的美國德拉瓦州所屬。
Reed Krakoff同名品牌于2010年創立,當時Reed Krakoff擔任Coach品牌創意總監,1年半之后他從Coach手上買下自己同名品牌。卻在上個月驚傳才開業4個月的紐約SoHo店面,以及于上東城區的Reed Krakoff店面都將關閉。早在3月份的時候,Reed Krakoff便已經宣布將停止服裝系列生產,然而雖然沒有生產2015秋冬服裝,卻推出了一系列配件,目前Reed Krakoff也表示希望品牌日后能將重心放在配件系列。
而曾經聲勢如日中天的American Apparel近年風波不斷,除了面臨節節衰退的銷售數字,更是與品牌創辦人Dov Charney之間上演著法律訴訟的糾葛。品牌在前天(7月6日)發布實時新聞稿訊息,表示品牌將進行財務轉型,計劃縮減3千萬美金(約為新臺幣1億6千萬)的帳目支出,其中包含關閉表現不良的門市,以及裁掉部分總部以及銷售人員。
新上任的CEO Paula Schneider表示目前擬定的品牌策略,力圖重振American Apparel。其中具體作法包含精簡商品項目,預計將產品種類減少30%,以獲得更大的收益,避免在失敗的產品上浪費資金,Schneider也表示打算招募更多設計人才提高產品設計感與價值。然而新聞稿的最后卻表示,雖然公司致力于營運方面做出大量改善,卻不能保證將會如期的產生成效,讓品牌能有足夠的周轉資本能撐過接下來的1年。不知道這是否是向大眾先行打一劑預防針,表示American Apparel可能會在一年內說掰掰?
另外,作為一個創辦13年的年輕設計師品牌,Proenza Schouler內部股權結構卻已經歷了好幾次大的變動,不斷的被投資集團并購來拋售去。從2007年起,Valentino Fashion Grou買下了Proenza Schouler 45%的股權,而同年Valentino Fashion Group被全球私募基金Permira Advisers LLP 收購;2011年時,Permira Advisers LLP將Proenza Schouler持股公開出售給Theory品牌CEO Andrew Rosen,以及私募基金Irving Place Capital CEO John Howard的投資團隊。
而最近則是傳出私募基金Castanea Partners收購了Proenza Schouler部份股權,并將變更內部管理階層。品牌創立時便一直擔任CEO的Shirley Cook將辭去職位,并暫時由Castanea Partners的運營合伙人Ron Frasch接任,而Frasch與另位合伙人Brian Knez也都將會加入 Proenza Schouler董事會。目前董事會其他成員包含Burberry 集團前任CEO Rose Marie Bravo以及先前提及的John Howard 以及Andrew Rosen。目前年營業額約達8,500萬美金的Proenza Schouler將在這次改組之后擴張營運,而品牌創辦人Jack McCollough和Lazaro Hernandez兩位設計師,據傳聞將跨足男裝系列。
快速時尚品牌動作也很快,展店、創新品牌無所不用其極,H&M算是其中高手,廣為發展集團旗下的各式副牌,包含COS、& Other Stories、Monki、Weekday和Cheap Monday。更在近日宣布將會于后年2017年再添一個新品牌。
而H&M現任執行長Karl-Johan Persson于一場近日的訪談中也透露:“這于2017年推出的新品牌,風格將與H&M截然不同,市場定位也會與目前其他的品牌都區隔開!對于H&M來說,不停地開發新品牌讓集團更為壯大是必須的一件事。”看來時尚多為喜新厭舊的顧客們,品牌們光求新沒有用,還得找出獨賣點,好讓自己能在這大戰場上存活下去。
而在中國市場,獨立設計師品牌將面臨奢侈品牌年輕化和快時尚的雙重夾擊,有業界人士指出,迫于開店成本,幾乎所有國內設計師品牌的生存的唯一途徑就是開通淘寶。
在奢侈品牌零售方面,據福布斯雜志消息,今年一季度奢侈品關店潮持續,Prada在中國門店數量達33家,相比2014年的49家有所降低;阿瑪尼門店數則從49家降至44家。
除了奢侈品行業的麻煩,奢侈品牌的店鋪壓力還面臨電商的挑戰,在中國市場如今正面臨著“阿里巴巴”難題,馬云的公司完全改變了中國的零售環境,管理有方的京東商城一并發力完成了這驚人的轉變,電商營業額增長高達11%。據意大利奢侈品行業協會Fondazione Altagamma公開的全球管理咨詢公司麥肯錫McKinsey & Co.最新研究報告顯示,預計直到2025年,奢侈品數字銷售將會增至三倍,但有至少一半的奢侈品牌還沒做開開始電商計劃。面對那些最初不愿意冒險到電子商務市場的奢侈品公司,Yoox集團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Marchetti表示,他們“最好等著瞧吧!
最近有業界人士David Tang向《金融時報》表示:“中國的奢侈品零售業增速放緩,預計很多奢侈品門店都將關閉。在未來的兩到三年內將是奢侈品零售業的冬天!庇袛祿治鲋赋,未來,中國二三線城市的奢侈品門店將被關閉。(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合作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