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板天貓國際平臺 劉強東稱京東在國外信任度更高
【中國鞋網-電商頻道】京東的跨境電商業務正在以每月開一個國家館的速度全力擴張。繼法國館、韓國館、日本館相繼上線后,京東又推出了澳洲館。
這一系列動作,也與正頻繁吸引國外大品牌入駐的阿里巴巴旗下天貓商城形成了直接競爭。
為了能夠吸引更多澳大利亞的本土品牌,特別是一些極具特色的中小品牌加入京東的全球購平臺,京東集團CEO現身澳大利亞墨爾本,為6月29日下午舉行的京東澳大利亞招商會站臺。
在招商會上,京東宣布與澳大利亞郵政在電商和物流方面達成戰略合作,合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澳大利亞國內的配送取貨服務、澳洲海外倉儲、空海運等國際物流、由澳洲到中國各地小包裹直郵等多個方面。
此外,京東已與澳大利亞富邑葡萄酒集團(TWE)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將通過自營海外直采模式采購包括奔富(Penfolds)在內的富邑葡萄酒集團旗下紅酒產品,初期采購量近35萬瓶。
借助全球購平臺,劉強東希望中國消費者能夠足不出戶購買到豐富多樣的澳大利亞產品,同時也將更多的澳大利亞本土品牌帶到中國去。下一步,京東還將在跨境電商業務方面展開一系列動作,爭取在年底實現全球主要國家的產品都可以在京東平臺上購買到。
以下為劉強東發言的主要觀點:
1.關于全球購的目標
有一次我在巴黎,發現幾十個中國人拉著大箱子購物,箱子里裝的都是在巴黎買的各式商品。我覺得這是不對的,出國旅游本應該享受陽光、沙灘和家人在一起的時間,而不是購物。我希望京東的全球購能夠終止中國人拉個大箱子滿世界購物的歷史。
有了京東的全球購之后,澳洲的公司和品牌面對的將不再是澳大利亞本土,澳大利亞的市場規模可以擴大70倍。我們不僅會幫助澳洲的公司和品牌在中國市場取得成功,更希望他們能夠在中國持續發展。現在每天從澳洲開往中國的船有很多,但大部分裝的都是鐵礦石。我希望不久的將來里面裝滿澳洲的酒、食品、化妝品,甚至是澳洲龍蝦。
2.關于供應鏈成本和效率
我們自建物流的目的主要是為了降低供應鏈成本。中國傳統的連鎖店庫房管理的SKU(庫存單位)數量大概是2萬-3萬種,而京東去年的SKU為230萬種。盡管SKU數量是傳統連鎖店的幾十倍,但是庫存周轉天數只有30天,他們則是60-70天。這意味著我們把整個供應鏈的效率提升了一倍以上,消費者的購買成本和品牌商的渠道成本也隨之下降。
3.關于全球購布局
具體的投資項目目前不能透露,但是三個月之內會有一個比較大的動作。國際化方面,馬上會去別的國家拓展。
對于將國內產品賣到國外,目前先在俄羅斯試點,待成功后再到美國、印度、巴西等國家開店。這樣可以避免盲目上線,一下子攤子鋪太大。我們相信過去20年中國經濟是以中國制造為主,未來20年則是中國品牌為主。
4.關于全球購發展模式
目前京東全球購自營比例是30%,雖然非常小但正在快速擴充,相信有一天會達到一半以上。只有自營模式才能把供應鏈成本和效率做到極致。自營模式將是京東全球購的主流模式。我們已經在五個地區建立了自己的保稅區倉庫,將來會增加到7-8個。
5.關于全球購與垂直跨境電商的差異
一個是品牌優勢,京東的品牌在國外來說商家的信任度更高,他們可能會優先選擇和京東自營模式合作。第二是,我們是全品類平臺,消費者購物的頻率會更高,獲取每個用戶信用的成本會低很多,而垂直電商在這方面的成本會很高。
6.關于O2O業務
O2O方面,電子產品我們取得了無可置疑的成功,服裝產品發展的很快,日用百貨、袋裝食品、化妝品、母嬰都發展的很好,但是有一個品類是我們嘗試了各種辦法,做了12年都做不好,那就是生鮮產品。以前澳洲龍蝦、美國車厘子我們都可以賣得很好,但僅限于高端生鮮食品,像黃瓜、西紅柿、鯉魚、豬肉等低價值的生鮮產品,所有中國電商都沒做好。經過十幾年的摸索,現在我們找到了路子,即通過O2O的方式做生鮮。這也是我今年花更多精力去做的事情。
7.關于未來零售業的發展方向
整個中國,不管是線上線下會表現出這樣幾個趨勢。一是平臺的選擇范圍越來越廣,二是會出現很多超級大零售商,可以進一步降低供應鏈成本,讓中國消費者以更低成本買到自己喜歡的東西。終究有一天會很難分清誰是線上誰是線下,誰是跨境電商或者誰不是,這些概念可能都不會存在。(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合作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