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業助力解決中國農村電商發展難題
【中國鞋網-滾動快訊】受制于運輸距離和運輸成本等條件局限,生產環節的農民曾長期處于產業鏈最低端。在中國農民網購需求增加的同時,農村電商“最后一公里”等難題也逐步凸顯。近年來,中國積極發展物流相關產業,城鄉電商困局正逐步得到解決。
中國郵政目前依然是農村地區最可靠、分布最廣的物流企業,無論是人跡罕至的山區,還是風沙漫天的戈壁,只要有人居住,就能看到身穿綠色制服的郵遞員的身影。
為解決城鄉電商“最后一公里”難題,中國郵政近年來推出不少新服務。比如,中國郵政吉林分公司近年來面向農村地區推出的郵政“小包”業務,農民可以低于提供同類型服務民營快遞公司的價格收寄包裹,其物流速度幾乎和城市一樣。
31歲的吉林雙遼市郵政局郵遞員王可心戴著綠頭盔、每日騎摩托車往返于村鎮間收送包裹。來到一戶村民家門口,“80后”孕婦李月挺著大肚子走出院門,取幾天前從淘寶網購買的寵物食品。丈夫在外務工,在家待產的她經常網上購物。她告訴記者,除了自己買衣鞋,還給即將出生的寶寶買了衣服、玩具。“我行動不便,多虧郵政能送貨上門。”李月說。
面對農村日益龐大的網購大軍,許多民營快遞、物流公司也紛紛下鄉搶占市場。在吉林省雙遼市茂林鎮,申通、圓通等快遞公司的貨車、電動車穿梭其中。
遼源市鴻運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宋宇告訴記者,雖然農村電商剛起步,很多在農村的快遞、物流業務還不賺錢,但是未來的市場潛力非常大。因此,不少民營快遞、物流企業主紛紛“未雨綢繆”搶占市場。
許多農民在嘗到網購的甜頭之后,開始用網絡銷售特色農產品(000061,股吧)。在吉林省通榆縣,農民邢波利用網絡聯系上了一家杭州的電子商務企業,經過包裝,原來每斤2.5元的葵花籽,改為以單棵向日葵售出,每頭5元,這讓他一次性收入3萬多元。
同樣提升收入的還有農民霍亮,他主營小米的網店開業半年,每月能有1000多元收入。“平時60多元一箱的產品,放在網上能賣到90元。”開始并不看好網店的他,正準備和周圍幾個“窮哥們”一起合作擴大銷售。
隨著物流產業的發展,長期困擾中國城鄉電商發展的瓶頸問題正逐步得到解決。未來,數億中國農村居民也像城市居民一樣足不出戶、輕松購物。同時,電商的發展也讓更多農民擺脫“原料提供者”的身份,攀上農產品價值鏈的上游。(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合作媒體:)
- 上一篇:800余雙假冒品牌鞋藏身市場被查
- 下一篇:離職前起貪念 盜竊產品鞋被批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