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鞋服等商品可通過700萬家淘寶店向全國推銷
【中國鞋網-國內動態】最近,農業大市宿州打造的“阿里巴巴·宿州產業帶”攪活了電子商務的一池春水。這條我省首個正式上線運營的市級地方產業帶,自去年12月30日啟動以來,已吸引100多家入駐。借助信息化平臺,宿州農副產品、鞋服、建材、機械等好商好貨可通過700萬家淘寶店向全國推銷。
近年來,宿州主動適應新常態,加大結構性改革力度,產業發展堅持兩手抓,既推動傳統產業“蝶變”,也培育新興產業“破繭”。
利用新一輪產業轉移契機,宿州市瞅準產業規模大、市場空間廣、對勞動力資源依賴性較強的制鞋業,憑借優越的區位交通優勢和勞動力資源優勢,先后吸引百麗、東藝、康奈、鴻星爾克等海內外知名鞋革企業入駐,實現了“引進一個龍頭、帶動一批企業、集聚一個產業”的連鎖效應,形成了從整鞋生產、鞋材配套、專業市場到人才培訓、研發創意、商貿物流一條龍的全產業鏈。目前,制鞋基地已有97家知名鞋革企業入駐,協議總投資317億元,一期10.8平方公里已初具規模,帶動3萬多人就業,去年實現工業總產值超60億元。依托制鞋基地,宿州統籌推進產城一體,力爭把制鞋基地打造成集加工制造、商貿物流、研發創新、教育培訓、會展旅游為一體的“中國現代制鞋產業城”。
緊跟科技浪潮,宿州市全力打造“新引擎”,依托區位及電價等優勢,短時間內建起了總投資160億元的兩大云計算產業園。宿州高新區云計算產業園已入駐企業30家,初步形成了動漫渲染、網游手游、生物醫療、電子商務、終端制造五大專業板塊;宿馬園區云計算產業園入駐企業10多家,正在科學整合物流、北斗、氣象、保稅、灌溉等技術,積極推進科技企業與農業龍頭企業的“資源對接”,促進農業生產與城市消費的“農超對接”。
宿州市加強與阿里巴巴、億贊普、中國網庫等知名電商企業合作,推動電商、網購、快遞融合發展。今年3月,宿州市政府出臺《關于加快電子商務發展的若干政策意見》,明確市財政每年安排1000萬元電子商務發展專項資金,支持宿州市電子商務發展。為保證新興產業可持續發展,宿州加強科技創新企業孵化器建設,組織高等院校為高新技術企業提供訂單式人才培養,幫助企業與省內外高校建立產學研合作關系,引導產業鏈內部多種形式的資源整合和橫向聯合。(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合作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