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蒙騙海淘用戶 假貨利潤能達80%
【中國鞋網-電商頻道】記者昨日從北京海關獲悉,伴隨著電商平臺的興起,過去十年間北京海關查獲的侵權商品有98%來自于快件、郵遞方式,真偽商品混裝成為新趨勢。海關方面提醒,有報關單并不能證明商品一定是真貨,海淘市民要提防電商以假亂真。
假大牌收貨人竟是正規電商
昨天上午,北京海關對外展示一批進出境過程中查驗到的侵權假貨,其中有不少都是三星、Coach等大牌。
2013年,一批衣服通關時被北京海關發現了貓膩:假貨摻雜在真品當中從土耳其寄往國內,比如標著“BURBERRY”商標的假大牌。據悉,這批侵權商品案值達到400余萬元,創下全國海關查獲進口假冒商品數量的最高紀錄。然而,這批假貨的收貨人竟然是國內一家知名電商平臺。
這樣的事情并非個例。隨著電子商務快速發展,以郵包和快件方式進出境的侵權假冒商品日益增多。來自北京海關的數據顯示,2005年到2014年,北京海關10年間共計查獲侵權商品15318批次,其中在郵遞渠道查獲近15000批次,占到全部批次數量的98%。僅2014年,北京海關在郵遞快件渠道共計查獲各類侵權商品3029批次。
用報關單蒙騙消費者
“專柜正品,品質保證,100%頭層牛皮,堅韌耐磨,經久耐用。”在一家名為“偉偉精品服飾店”的淘寶店中,一款自稱為“巴寶莉”牌的皮帶正以882元的價格叫賣。在詳細介紹中,商家上傳了5張十分模糊的“報關單”,并附上了“正品保障”四個偌大的紅字。
像這樣以報關單給自己作證的網絡商家并不少。天貓上名為“律淘家居專營店”的店面中,一款早前市場熱銷的檸檬杯介紹中也使用“進出境檢疫證明”的照片。
“有沒有報關單和商品真偽沒有直接關系。”北京海關法規知識產權科科長何冰說,有了報關單的商品并不能代表商品是正品,而商品真偽需要海關通過品牌權利人鑒定。
有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一些商家寧可以正品價格報關并繳納關稅,在獲得了報關單后,便用這張單據來欺騙消費者。
假貨利潤能達80%
同樣,出口環節也有不少侵權假貨溜出國門。“從手機充電接口處便能看出,正品有兩個明顯的閃光點。”小米通訊技術有限公司品牌總監劉燕霞拿著剛被海關查獲的侵權商品說。不久前,500多個仿冒小米牌移動電源和1000多個仿冒耳機就在出口菲律賓前被北京海關抓了個正著。
“奢侈品等電商假貨,涉及到名酒、名鞋、名包、名妝和名表,在國內有完整制假售假鏈條。”電商觀察人士魯振旺對記者說,假貨屢禁不止,背后是暴利在引誘,“正品利潤大約是10%到20%,而假貨卻能達到80%,中間差了五六倍。”
北京海關法規處李武軍處長透露,未來北京海關將加強與國內自主品牌“直聯”平臺建設,通過送法上門等措施,為企業維權和提高通關效率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務。(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 下一篇:)
在線咨詢
快捷留言
- 請問我所在的地方有加盟商嗎?
- 我想了解加盟費用和細則。
- 留下郵箱,請將資料發給我謝謝!
- 我對加盟有興趣,請迅速聯系我!
- 我想了解貴品牌的加盟流程,請與我聯系!
- 請問投資所需要的費用有哪些!
- 驗證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