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品牌尋找差異化定位 品牌塑造是長期工程
【中國鞋網-要聞分析】從發展趨勢看,我國戶外運動逐步進入由小眾群體向普通大眾人群加速擴展階段,同時呈現出不斷分化、百花齊放的趨勢:高端繼續發力走向定制戶外,中低端加速成長融入休閑健身。
與之呼應,戶外用品開始從高端延伸到時尚、從專業探險延伸到大眾休閑、從粗放發展走向品質升級。戶外生產企業、零售企業,在經歷了高速發展期后也深刻意識到,要想在競爭環境中立于不敗之地,在完善制造能力、規模化經營的同時,為了尋找差異化定位,企業把更多的目光放在品牌定位的打造上,不斷進行品牌升級。
例如,康爾健野品牌的“家庭戶外概念”恰恰迎合了未來消費趨勢,而由閩派戶外品牌們首創的都市戶外、休閑戶外的理念,何嘗不是給這些品牌創造了巨大的市場空間。如今在專業戶外和大眾戶外風兩大泛定位之下,戶外品牌如何做好自己的品牌和風格定位,以在品牌同質化情況嚴重的行業背景下突圍?
戶外休閑觀察家梁強指出,品牌是戶外無形資產的總和。戶外品牌的實質是戶外產品與服務定位的差異化,由產品形象和內涵交疊形成,這種差異化要求定位清晰、形象鮮明,建立在滿足客戶需要的基礎上。要把品牌做大做好,必須在產品質量、設計、適用性等方面下工夫。面對國外品牌的競爭壓力,本土品牌只有通過不斷的技術革新才能在新興的國內市場獲得生存,而對于整個行業來說,本土品牌的樹立對民族認同感是一種支持。但客觀地講,品牌打造其實是企業發展中最大的難點,品牌塑造應是戰略行為,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需要規劃和長期的堅持。
就近處看,媒體開始指出戶外出現“潮牌”,業內也開始討論戶外快定位該如何走。其實無論是快時尚品牌還是戶外潮牌不過是在大戶外的理念下,來瓜分戶外這塊蛋糕,歸根到底不能求快,功能性和時尚舒適性兼顧才是其能長久立足的根本。除此之外,如何將快時尚和潮牌的概念以一種有血有肉的方式呈現消費者,并且做到鮮活有特色,將是最大的考驗。(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合作媒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