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寧效仿耐克:靠社交、健康管理用戶
【中國鞋網-品牌觀察】作為體育產業鏈一環,國內一線品牌享有估值提升預期。業內人士認為,隨著宣布旗下跑步應用將支持更多其他品牌智能終端,國內外品牌將決戰“朋友圈”、靠社交和健康管理圈用戶。
在長期清庫存、經歷一波波關店潮后,連續虧損的李寧也效仿耐克,選擇了“運動+科技”之路。但與耐克的品牌效應和海量用戶不同,缺乏“基礎”的李寧必須先找到接觸更多消費者的智能硬件入口,小米便成了極好的合作伙伴。這是內地體育和智慧硬件跨界合作的先例。
在國內一線品牌中,算是喝到了“頭啖湯”,但面對國外品牌的強勢發力,這場用戶爭奪戰的序幕才剛剛拉開。超過阿迪達斯躍居美國第二大體育運動品牌的安德瑪(Under Armour)今年2月初以5.6億美元收購了美國 MyFitnessPal和丹麥Endomondo這兩款應用后,與全球1.2億健身人士建立了數字聯系。此外,它還宣布與HTC合作,進軍可穿戴智能設備領域。龍頭老大耐克也于近日宣布了與Garmin、TomTom、Wahoo Fitness以及Netpulse的全面合作。耐克的APP將支持更多品牌的智能終端設備,把運動表現分享到各社交平臺上。
蘋果智能手表發布后,微博也同步上線“微博運動”,幫助用戶實時記錄與分享運動數據,微博也成為首批支持Apple Watch的應用。有消息稱,“微博運動”也支持其他第三方的可穿戴硬件設備,并在與國內主流綜藝節目以及大型馬拉松賽事進行溝通,屆時將有多位明星用戶利用“微博運動”分享數據,主打社會化營銷,號召粉絲共同向相關任務發起沖刺,這將讓用戶獲得更多的參與感。而根據咕咚運動此前發布的《2014中國跑步白皮書》的云數據庫調查統計顯示,廣州跑者最“愛炫”,61.4%的人跑完后要把記錄發到社交平臺,跟群內朋友比個高低。(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合作媒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