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焦點】社區O2O謀生三大趨勢
【中國鞋網-要聞分析】電商的快速發展讓人們看到互聯網思維對傳統商業模式的顛覆性。歷史的車輪下,社區O2O項目如何獲得消費者的芳心、贏得市場,充當下一個顛覆者成為行業關注的焦點。在業內人士看來,社區服務類O2O項目業務從細分走向多元化、京東等平臺插足、項目間收購合并成為未來發展趨勢。
走向多元
對于競爭白熱化的O2O,選擇高頻低價的行業細分業務切入市場,再延伸至低頻高價的其他業務成為眾多企業的選擇。多元平臺化成為行業發展趨勢。
最開始以家庭保潔為主的阿姨幫逐漸拓展到干洗業務。阿姨幫運營總監楊彪稱,去年底中央洗滌中心上線,至今日均干洗訂單超過500單。對于外賣平臺的諸多企業也不會只看到自家門口的一畝三分地。生活半徑首席執行官徐偉昊認為,“既然是生活半徑,就要延伸到生活所需的所有品類。除了送餐,生活半徑開始嘗試與商超合作拓展‘最后一公里’”。
日前拿到A輪2000萬美元融資使e洗車擴張起來更有底氣。e洗車創始人張晶表示,e洗車未來將向低頻高價的汽車維修、保養、改裝甚至汽車保險、汽車金融等業務拓展。
去年3月,打著“解放手藝人”招牌,聚集千余名美甲師上門服務的模式一出臺,河貍家便迅速得到了眾多消費者的認可,傳統美甲行業受到巨大沖擊。但創始人孟醒的野心不止于此,他表示,未來會做一個針對美業的大平臺,美容、美發等關于美的一切業務都會涉及。“每一個立足美業的O2O都只是把現在的業務當做一個切入點,只要有機會所有人都想做大平臺。”
巨頭插足
任何一個風口都不缺乏電商巨頭的身影。在品途網CEO劉宛嵐看來,社區商業作為離消費者最近的消費業態,已成為電商巨頭眼中的一塊大蛋糕。
京東社區O2O項目“拍到家”日前正式上線。該項目通過微信公眾號、獨立App等形式提供超市到家、外賣到家、鮮花到家三項服務。雖然該項目目前只支持京城四環以內及通州等地,但京東的野心已表露無遺。據了解,“拍到家”作為京東CEO劉強東親自負責的項目在內部被寄予厚望。京東方面也明確表示“拍到家”未來將進一步整合各類O2O生活類目,提供一站式到家服務。
此前,包括阿里在內的眾多行業巨頭已紛紛布局。阿里為解決末端配送問題,分別與連鎖便利店、物業公司、社區小店等達成合作,成立菜鳥驛站。去年底,趕集網首個O2O項目“趕集好車”項目落地,其中易洗車項目支持用戶預約上門洗車服務。根據易洗車的發展規劃,將會打通整個養車環節。此外,即便是以物流起家的順豐速運也于去年在全國范圍內上線“嘿客”店,并推出“多洗”等多項社區服務。
雖然有業內分析人士認為,細分垂直領域需要更為專業的資源,巨頭在競爭中并不具備較大優勢,但在萬億級市場面前,握有資金和流量優勢的巨頭已紛紛入局。
收購合并
互聯網化使得O2O項目創業低門檻化,而低門檻讓大量項目涌入同一細分領域,使得企業不得不面臨巨大的競爭壓力。有業內分析人士認為,O2O市場將迎來洗牌期,雖然不會大量出現類似滴滴、快的這樣的巨頭合并,但收購合并潮仍將出現。
北京商報記者在應用搜索發現,僅提供上門洗車服務的App應用就達幾十個。有不愿具名的洗車應用負責人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多數項目均是通過大量補貼獲得種子用戶,但這批用戶的品牌忠實度并不高,重復購買率較低。在其看來,雖然近期各項目融資消息不斷,但真正能走遠的項目并不多,其中90%以上的項目拿不到C輪融資。
各O2O項目燒錢背后面臨的是死亡和被收購的命運。上述業內人士認為,收購合并也多發生在中等偏上項目之間,對于多數小型項目,收購合并毫無意義,“他們的少量市場份額將會自然而然流到巨頭品牌”。(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合作媒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