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時尚品牌在華擴張太快 淘汰或從今年開始
【中國鞋網-要聞分析】“家門口開業的水晶城購物中心有家超大的H&M,稍遠一些新開的萬達廣場和中大銀泰城也有3家快時尚。”家住城北的快時尚“忠實粉”張小姐說。2014年是國際快時尚品牌在中國內地市場瘋狂擴張的一年。據統計,單是ZARA、H&M、優衣庫和MUJI,去年就新增了186家門店。
在杭州,近兩個月新增了3家購物中心,而快時尚品牌門店則多了4家,使得杭州快時尚品牌門店達到21家。伴隨著下半年利星1157的開業,今年快時尚品牌門店至少還要增加7家。
事實上,幾乎每一家新開業的快時尚品牌門店,背后都伴隨著一家購物中心開業。有業內人士表示,快時尚品牌的快速擴張,可以說是目前整個商業地產市場過熱的產物。見習記者王瀟瀟插圖韓笑
近兩月新增四家 今年將再增三成
過去。
去年以來,國內多個地方行政執法部門對服裝質量的抽檢情況顯示,快時尚品牌的不合格率有上升趨勢,這種情況可能影響快時尚品牌進一步擴張的勢頭。
“快時尚品牌在發展初期,依靠的是時尚的設計和出位的品質,但隨著其他品牌的加入,這種優勢逐漸被弱化。未來,快時尚也會出現被淘汰者,一些企業未來能否繼續在國內生存,很難說。行業"混戰"狀態下,部分品牌將成為下一個MANGO,被市場所淘汰,未來或許只剩下四五家有差異化特點的品牌來分食市場。”
事實上,幾乎每一家新開業的快時尚門店,背后都伴隨著一家購物中心開業。有業內人士表示,快時尚品牌的快速擴張,可以說是目前整個商業地產市場過熱的產物。
近幾年,快時尚在中國的零售圈里屢創佳績:ZARA進入中國后一躍成為國內門店坪效(單位面積銷售額)最高的零售商之一,優衣庫全球銷售增長的70%來自于中國門店……時至今日,快時尚品牌已經成為新開商場或購物中心的標配。
記者粗略統計,在杭州,僅湖濱商圈的湖濱in77、解百購物廣場、西湖銀泰城和利星名品,1.5公里范圍內就駐扎了12家快時尚品牌門店,包括3家優衣庫、2家H&M、2家GAP、1家ZARA、1家MUJI、1家forver21、1家MANGO和1家Bershka。加上武林商圈的武林銀泰總店、西溪印象城、城西銀泰城和下沙的百聯奧特萊斯,如此算來,杭州快時尚品牌門店數量已有21家。
這還不包括較為小眾的Stradivarius、COS和Monki。
去年年底開業的萬達廣場、水晶城購物中心和今年年初開業的中大銀泰城新開了2家優衣庫、1家H&M和1家GAP。另外,將于今年下半年開業的利星1157,將進駐7家快時尚品牌,其中包括Gap旗下的“新面孔”Old Navy。
這場以Zara、H&M、優衣庫等為代表的國際快時尚品牌瘋狂擴張潮,始于2014年初。
快迅速擴張 淘汰或從今年開始
正是看中了快時尚這塊香餑餑,拉夏貝爾、秋水伊人等國內服裝品牌轉型或創立子品牌,也要做中國的“快時尚”。
但是,隨著各品牌門店紛紛在杭跑馬圈地,快時尚也不再是服裝界的當紅炸子雞,消費者對于快時尚的熱情正在慢慢降溫。
與此同時,繁榮發展的快時尚品牌同樣面臨著重重危機。作為第一家進駐杭州的快時尚品牌,MANGO在2013年相繼撤走了5家門店中的4家。
針對這場擴張熱,業內眾說紛紜。有專家直言,一些快時尚品牌,目前除了門店數量發生巨大變化外,品質上的變化仍舊不大。以目前快時尚品牌的數量以及競爭情況來看,單靠某個特質發展的時代已經不能滿足。(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合作媒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