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MH集團在華渠道策略生變 借奧特萊斯布局
【中國鞋網-品牌動態】剛剛在一個月前賣掉了上海尚嘉中心所持50%股份的LVMH集團,最近又斥資過億美元投資商業地產商砂之船,大刀闊斧正式涉足國內奧特萊斯業務。在折戟自建購物中心渠道后,LVMH集團認準奧萊是未來國內零售業態新趨勢,重新開始渠道戰略布局。
攜手商業地產 進軍奧萊
近日,LVMH集團旗下私募基金L Capital亞洲部門L Capital Asia宣布,注資國內商業地產公司砂之船,金額超1億美元。據悉,此次投資LVMH集團旨在借路砂之船大舉開發國內奧特萊斯商業地產業務。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砂之船以奧特萊斯為核心業務,是集購物、休閑、娛樂、餐飲為一體的商業復合體。總部位于上海,于2011年獲美國華平投資集團投資,開始大規模建設奧萊項目。目前已經在重慶、杭州、璧山、南京等地啟動了多個奧特萊斯生活購物廣場項目。2015年將于合肥、貴陽、昆明繼續拓展新奧特萊斯商業地產項目。
記者致電LVMH集團旗下LV品牌公關負責人,對方表示集團投資層面事宜不便做出回應。據了解,LVMH集團此次注資砂之船,是旗下基金在全球首次投資奧特萊斯業務。L Capital Asia管理合伙人Ravi Thakran亦對媒體表示,中國消費者對時尚產品和品牌的認知度不斷提高,L Capital Asia很看好奧萊業態在中國的發展。同時,在戰略以及運營層面上, L Capital Asia將會利用自身優勢使砂之船更上一層樓。
作為全球第一大奢侈品集團的LVMH集團, 此前除了在天津佛羅倫薩小鎮有少量旗下品牌入駐外,集團品牌甚少在國內奧特萊斯項目中出現。
拋購物中心 重建渠道
僅一個月前,LVMH集團剛剛曝出通過旗下基金L Capital Asia擬出售其在上海奢侈品購物中心尚嘉中心所持有的50%股權,如今,便轉投奧特萊斯商業地產運營商再步戰局。業內分析人士認為,這是LVMH集團在國內奢侈品市場環境發生變化下做出的渠道戰略調整。
2014年,整個國內奢侈品市場的消費環境跌至歷史最低點,奢侈品經歷了入華以來的首次年銷售額負增長,包括LVMH集團在內的各大奢侈品集團、品牌紛紛曝出超低個位數增長或不同程度的業績下滑。LVMH集團更在2014年底將此前參與自建、有近20個旗下品牌入駐的奢侈品購物中心尚嘉中心50%股權出售,折戟自建渠道。
而奧特萊斯這一目前在國內仍然屬于新型購物休閑方式的商業業態,被業界普遍看好。中國商業地產聯盟副會長兼秘書長王永平認為,目前國內真正稱得上奧特萊斯業態的商業地產項目僅燕莎、賽特、佛羅倫薩小鎮、上海青浦及砂之船的西部奧萊項目,從市場需求上來看,奧特萊斯在中國還有很大的空間可挖掘。
“LVMH集團也正是看準了國內消費者消費習慣轉變的這一契機,在渠道上生變。”王永平表示。
資源強 回報周期長
北京商報記者從砂之船方面了解到,目前砂之船已有商業項目的合作伙伴多以二三線時尚品牌和休閑品牌為主,如 Max Mara、Coach、Folli Follie、ECCO等。背靠LVMH集團強大的品牌資源優勢,更可彌補目前在奧特萊斯業態中奢侈品牌不足的短板,不再面臨招商困難。
王永平稱,要成功運作奧特萊斯項目,不是地產商有實力拿地建獨棟建筑就能實現的,最關鍵的是要有強勢品牌合作資源。“而LVMH集團旗下擁有數十個奢侈品牌的資源優勢,這對于開發龐大的高端藝術生活方式商業地產是至關重要的。”王永平說。
但是,興建奧特萊斯項目需要巨大的營業面積,因此投資成本和選址是不容忽視的問題。業內人士也指出,由于奧特萊斯項目經營模式以收取租金及品牌的營業額分成為主,投資回報周期較長,對投資方而言也存在一定的壓力。
對此,王永平認為,正因為奧萊項目的特殊性,選址多集中于城市之郊,拿地價格并不會太高。而目前運作比較成熟的奧萊項目一般4-5年便可收回投資,這對于LVMH集團這樣有雄厚實力的奢侈品集團而言并不是問題。(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合作媒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