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經濟危機時代:四大鞋服品牌“不甘寂寞”
【中國鞋網-品牌觀察】蘇打綠《小情歌》里的歌詞說:就算整個世界被寂寞綁票,我也不會奔跑。可是對于被寂寞綁票太久的中國服裝來說,在零售環境低迷、O2O尚在嘗試、抄襲盛行、技術創新離服企依然遙遠、國外快時尚品牌在一二線城市崛起,本土品牌邊緣化等一些列現實撞擊之后,還會在后經濟危機時代繼續向寂寞奔跑嗎?顯然,有些品牌并不這樣想。
——不走尋常路
打著“時尚時尚最時尚的國民大”的口號招搖過市,5000萬任性冠名網絡綜藝《奇葩說》,這個把年輕一族作為核心消費人群的中國時尚品牌,帶著中國人少有的乖張,回擊著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低沉的服裝市場。在年輕族群中引爆一場時尚風暴。有人把這漂亮的一仗叫做“鏡像式營銷”。
美邦“鏡像式”品牌營銷是從各個層級上進行“深度植入”,從美邦品牌LOGO的顯示,到品牌和被植入媒體在調性上的高度吻合,再到核心理念的高度契合、視覺、感官基礎互動的基本訴求上都存在高度共鳴。品牌與媒體的高度互補——產生的共鳴影響范圍廣,品牌附加值增大。從服飾品牌、娛樂節目、潮流文化,“鏡像式”營銷的產生了社會、文化等各個層面上的影響,包括“社會熱點反思”“服飾潮流引領”“促進網絡娛樂媒體轉型”“新時代年輕群體的個性表達及價值思索”等等,其帶來較高層面上的品牌附加值與社會-文化附加影響比較傳統營銷更為深和廣。
無論怎樣bibi,在這個看臉的時代,你都不得不信人靠衣裝馬靠鞍的神奇。美邦經歷低潮,但跨界玩綜藝,穩打知名度,提升品牌新形象,這些無疑不在向寂寞說拜拜。
——左手粉絲,右手教育
簽約炙手可熱的韓星李敏鎬、金秀賢、李鐘碩,在韓流盛行的年代,智慧運用粉絲經濟,加固固有的品牌形象賺得盆滿缽滿。同時進軍兒童教育培訓市場。開展針對兒童的教育、動漫影視、游戲等相關行業的投資并購及資源整合,將公司打造成為兒童綜合一站式服務平臺。去年,森馬通過收購育翰上海的70%股份,進入兒童教育培訓市場,借助育翰上海品牌、專業能力等方面的優勢,結合公司在渠道、客戶、管理能力、資本實力等各項資源,開展對中國兒童教育市場的資源整合,在推動育翰上海發展成為中國領先的兒童教育企業的同時,也為自身擺脫服企寒冬,做著不遺余力的努力。
——屢戰屢敗 屢敗屢戰
港股上市公司李寧近日發布公告,公告顯示,除了此前已經披露的上半年巨虧近6億元外,2014年度虧損的主要原因為啟動于2012年的變革計劃所需的前期投資,以及先前清理渠道庫存而減少發貨,呆賬撥備及其他開支等。公司自2012年開始變革,并未在短時間里取得明顯成效,2014年虧損翻番更是在一定程度上預示著變革的艱難。為此,公司表示,仍將繼續推進變革計劃。將通過提高直營店鋪的經營效率,加強與渠道合作伙伴的合作關系,充分利用對運動員及團隊的贊助,鞏固獨特的中國體育傳統及高性價比,以及運用創新的社交媒體、體育賽事等進行營銷。
雅戈爾——不務正業者的服裝情懷
曾被貼上“不務正業”標簽的雅戈爾服飾。在外界看來,雅戈爾把房地產業務做得風生水起,而實際上雅戈爾卻對紡織服裝業有著深厚情懷。近年來,雅戈爾持續選擇在CHIC上向業界內外拋出“主業情懷”。從過去單一品牌的宣傳到現在旗下五大品牌YOUNGOR、MAYOR、GY、Hart Schaffner Marx、HANP齊齊亮相CHIC,雅戈爾參展CHIC的理念逐漸深化、參展規模也在逐年擴大。在發展的過程中,CHIC成為雅戈爾重點展示自身形象的舞臺。
怎樣做好服裝對服企來說是窮盡所有依然不停探索的命題。無論如何,不甘寂寞,不坐以待斃,是后經濟危機時代服企發展的不二法則。(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合作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