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邦五千萬冠名《奇葩說》 真的物有所值?
【中國鞋網-要聞分析】服飾冠名愛奇藝自制網絡綜藝節目《奇葩說》,此舉一方面被認為是美邦服飾互聯網戰略的集中體現,另一方面也被認為是對美邦總裁周成建的“鏡像式”營銷理念的實踐。
《奇葩說》由愛奇藝旗下馬東工作室制作,是一檔輕松搞笑的娛樂辯論節目,集結了高曉松,蔡康永,馬東三位業內大腕作為主持人,制作團隊在業內均屬一流;節目在2014年11月份剛剛上線,就因為高曉松炮轟清華男而點燃公共話題,為節目贏得了大范圍的關注。目前為止,《奇葩說》單集最高點擊量已經超過一千萬。這個成績對于冠名商美邦服飾來說,無疑是可喜的。
據說從節目籌備階段,美邦服飾就已意識到《奇葩說》的收看群體很大程度上與自己的消費群高度重合。從最通俗的意義上來講,更高的點擊量就意味著美邦服飾的品牌與理念能被更多的人了解和接受,從而產品也可能被更多的消費者所選擇。
可是五千萬的冠名費,是否真的物有所值,恐怕還不是單一的從節目點擊量就能衡量出來的。
服飾畢竟不是牛奶,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蒙牛和伊利不會有口味上的根本差別,喜歡看《爸爸去哪兒》的人群,那去超市買牛奶時選擇伊利的可能性就更大;而喜歡看《天天向上》的人群,那去超市選購蒙牛的可能性則更大。也就是說,在牛奶的營銷策略中,品牌熟悉度是有效的。
但是衣服,不好意思,相信品牌熟悉度這個因素要遠遠排在產品價位,流行程度,舒適程度以及與消費者自身的品味契合度之后。
當然,美邦服飾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所以在與《奇葩說》的合作中,他們看重的除了節目的預期流量之外,還包括了品牌理念與節目理念的結合。
美邦服飾CMO周龍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奇葩說》節目風格讓他印象深刻,節目所散發出的年輕氣息尤其吸引人,美邦服飾的冠名能很好的讓品牌內容成功融入節目,讓消費者感受和了解到美邦服飾的清晰定位。
可是風格和理念是由內容體現出來的,就好像《奇葩說》這個節目,它之所以能夠走紅,并不是因為他喊出了某種口號,或者創造了某種理念,而是因為節目本身的編排,不同個性與風格的選手之間的搭配以及議題的選擇,最終才出來符合當前社會理念的內容。
反觀美邦在所謂節目“深度植入”上的表現,除了海選時三位導師穿的蘇格蘭裙還算有整體概念之外,后面的每一場里,無論是導師還是選手,觀眾除了看到凌亂的顏色之外,再也看不到現場服裝有什么出色的地方。
而美邦為了配合節目出的“奇葩服”,則大都是黑底白字的T恤衛衣,上面以各種形式印上“you can you bibi”的口號,相信即使是《奇葩說》最忠實的觀眾,也不會買一件這樣的衣服穿在身上,因為就像《奇葩說》海選時選手肖驍說的那樣,沒有愿意真的當“奇葩”,“奇葩”不過是一種自嘲和反諷。
所以無論是互聯網營銷也好,還是理念融合深度植入也好,都不應該只是停留在概念上。要想真讓受眾接受你,你得拿出真玩意兒來。(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合作媒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