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特萊斯“養商”后欲擊破奢侈品“寒冬”
【中國鞋網-品牌動態】首座奧特萊斯于2002年進入中國,經歷了近十年的“養商”期之后,2011年北京數家奧特萊斯的銷售呈上升趨勢,年增長率達70%的奧特萊斯更是在這一年迎來了其在北京的首個開店潮。然而好景不長,在經歷了開店潮之后,接踵而來的奢侈品寒冬,成了擺在“奧特萊斯們”面前的另一個門檻。
近兩年北京的放緩了開業的腳步,但即便如此,服務于北京地區的奧特萊斯項目也不再是過去的一兩家,僅小鎮式奧特萊斯項目就有賽特奧萊、斯普瑞斯奧特萊斯、天津武清的佛羅倫薩小鎮和芭蕾雨奧萊四家。此外,還有諸如燕莎奧萊、活力東方奧萊工廠店等其他形式的奧萊。
在購物中心、百貨面臨同質化問題,奢侈品行業在中國遭遇寒冬的當下,眾多奧特萊斯的生存不免令人擔憂。出乎很多人的意料,致力于銷售折扣品牌商品的奧特萊斯管理者卻不認為這會對自身造成什么不利影響。從事奧特萊斯管理工作超過20年的The Outlet Company總裁Daniel L. Kelly甚至認為,奢侈品行業遭遇逆境會給奧特萊斯帶來一些好消息。
在近期的一次采訪中,Daniel L. Kelly向媒體表示,“我們銷售的是換季和斷碼產品,如果那些正價店銷售不暢、庫存增加,那么將會有更多的商品轉入我們奧特萊斯銷售,這樣我們產品的成色將會更好,尺碼也將更全”。
事實上,根據外媒的資料,在美國零售業非常發達、商品周轉率都很好的時候,美國的奧特萊斯發展得很好。前幾年美國經濟開始蕭條,商遇到一些壓力,產品周轉率下降的時候,奧特萊斯的發展并未受到影響。業內人士認為,背后的原因就是零售商面對銷量下滑時就必須將更多的商品轉移到奧特萊斯銷售,所以奢侈品行業和奧特萊斯發展沒有直接的對應關系。
除了奢侈品之外,擺在奧特萊斯面前的還有中國電子商務行業的飛速發展,其中,諸如唯品會這樣同樣專注于銷售折扣品牌的網站,將可能對同樣致力于折扣賣點的奧特萊斯產生沖擊。不過,在一位接近奧特萊斯的人士看來,比上述網站更高的折扣將是奧特萊斯的核心競爭力。業內人士表示:“消費者去奧特萊斯購物還有‘尋寶’這樣的體驗,還可以一邊逛街一邊購物,或者聚餐完畢后再行購物,這種購物體驗電商是無法滿足的。當然面對電子商務的競爭我們也會有一些應對措施,比如在網上銷售一些禮券,或者做一個O2O的營銷措施,我們也會利用網站便捷的消息推送方式。”(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合作媒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