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雷軍&董明珠 10億賭約 誰主沉浮
【中國鞋網-要聞分析】年初,“2013中國經濟年度人物評選”上,雷軍在大家毫無準備的情況下向董明珠發起賭約,“小米如果五年內營業額無法擊敗格力,自己輸給董明珠一塊錢。”董明珠直接反駁雷軍:一塊錢不要再提,要賭就賭10個億。
雷軍欣然應約,同時要求馬云為此次“對賭”提供支付寶擔保。馬云可不會去趟這渾水,畢竟屬小米和格力間的口水戰,輿論的嘩然只是將雙方的產品找到了條另類的宣傳渠道罷了。
雷軍:推崇互聯網為王
近日,雷軍叫板完蘋果后,又信心滿滿對媒體稱99.99%的可能性贏得年初與董明珠的10億賭局,再次讓這個話題發酵。雷軍表示“格力是工業時代的驕傲,小米是插上了互聯網的翅膀,代表的形態是極具競爭力的。我們是從傳統的軟件企業一步一步轉型。在這一點上,我覺得互聯網企業的轉型是歷史的必然。”
雷軍認為小米手機在研發設計、宣傳、市場銷售等各個環節采取的互聯網模式,因此小米作為科技+互聯網的代表,本質上代表著互聯網。
董明珠:無需神話互聯網
雷軍的言論再次遭到董明珠的反駁,董明珠不認為格力是傳統產業,同樣,小米作為一家做手機的公司也無法代表互聯網本身。傳統行業面臨的只是制造業利潤低的局面,并非面臨危機;而互聯網是為傳統行業提供了在營銷和技術方面產生變革的全新渠道,從而帶來了強勁的經濟增長,從本質上講,兩者是一樣的,區別不大。
董明認為互聯網的高速發展的確讓加速了時代的變革,也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但是互聯網畢竟是為實體經濟服務,無需神話互聯網的作用;作為制造業一定要靜得下來,格力十年磨一劍,十年做一件事。格力未來依舊會借助互聯網進行銷售和服務,但依舊堅持線上線下發展。
孰是孰非 誰主沉浮
中申網認為,小米的確是站在了互聯網的風口,這從其三年內估值迅速達到100億美元可以看出。小米通過互聯網,省下了不少線下渠道開拓的費用;而小米經常出現的“質量門”問題也從側面反映了小米手機本身的制造成本并不高。低成本加上高額的銷量自然會給小米帶來驚人的利潤。小米經常運用的互聯網思維,大多為饑餓營銷以及和手機廠商間的“口水仗”。與其說小米是一家互聯網企業,不如說小米是一家利用互聯網成功上位的手機制造商。
中申網還注意到,相對于年初,董明珠在言論上有了細微的變化。董明珠承認了營銷在企業發展中的重要性,這說明其認識上有了很大的改觀。格力雖然也借助互聯網銷售產品,但相對于手機,格力觸網在物流和售后上的困難要比小米多得多。比如,家電較手機大件,配送上存在一定難度;要專人安裝;要提供售后維修網絡等。
總之,從兩人爭鋒相對來看,小米做的是用戶,格力做的是產品。(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合作媒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