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是物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及時雨”
【中國鞋網-行業政策法規】國務院日前印發《物流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14-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部署加快現代物流業發展,建立和完善現代物流服務體系,提升物流業發展水平,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物流服務保障。有業內分析人士認為,《規劃》是物流業在經濟“新常態”下持續健康發展的“及時雨”。
《規劃》指出,物流業是融合運輸、倉儲、貨代、信息等產業的復合型服務業,是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產業。加快發展現代物流業,對于促進產業結構調整、轉變發展方式、提高國民經濟競爭力和建設生態文明具有重要意義。
現代物流體系成未來發展重點。《規劃》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建立布局合理、技術先進、便捷高效、綠色環保、安全有序的現代物流服務體系,物流的社會化、專業化水平進一步提升,物流企業競爭力顯著增強,物流基礎設施及運作方式銜接更加順暢,物流整體運行效率顯著提高,全社會物流總費用與國內生產總值的比率由2013年的18%下降到16%左右,物流業對國民經濟的支撐和保障能力進一步增強。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會長何黎明對《規劃》解讀時指出,隨著國民經濟進入“新常態”,物流業發展也呈現一些新的特點。從增長速度看,物流業結束了過去十多年20%以上的高速增長,總體運行步入溫和增長階段,長期掩蓋在高速增長下的問題開始顯現,粗放式運行方式難以為繼。從需求結構看,與內需相關的社會物流需求繼續保持高速增長,中西部以及農村物流需求增速加快。從資源條件看,物流基礎設施網絡日趨完善,對物流運作的“硬約束”開始減緩,但要素成本、資源環境負擔進一步加重。從增長動力看,新技術、新模式不斷出現,整合優化、創新驅動成為“新常態”下物流業發展的動力源泉。從經濟發展趨勢看,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以及打造國際競爭新優勢,都對物流業發展提出了新要求。
在何黎明看來,《規劃》指導思想明確,內容豐富具體,符合我國物流業發展的實際。這樣的戰略定位將物流業的產業地位提到新的高度,極大地拓展了物流業發展空間,也為有關部門和地方支持物流業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尚方寶劍”。(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合作媒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