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IPO:演繹太極之道 實現"國際夢"
“動之則開,靜之則合;以柔克剛,借力回力。”雖說馬云早在2013年5月份,就卸任了阿里巴巴集團CEO一職,但所謂“縱使江湖沒有哥,但哥的‘傳說’一直在。”而阿里巴巴也深諳此道,一場IPO便“迂回曲折,百轉千回”的演繹開來。
豪擲重金押注移動、物流做海外拓展
阿里巴巴旗下業務眾多,并不是所有業務都在上市之列。根據阿里巴巴集團對外曝光的招股書顯示,上市業務包括速賣通(Aliexpress)、聚劃算、天貓、、淘寶網、。
事實上,阿里巴巴早已“出海”。阿里的全球化的布局,首先是速賣通(Aliexpress),非洲埃博拉疫區、烏克蘭交戰區的人都上速賣通買貨物。阿里巴巴的全球速賣通平臺(AliExpress)相當于一個服務外國人的“淘寶”,俄羅斯人、美國人和巴西人最愛在上面買東西。過去一年,速賣通的俄羅斯月訪問者數量達到1590萬,是俄羅斯訪問量最大的十大網站。
除了本身已有的海外基礎外,阿里巴巴也不放過任何一個海外布局的機會。今年5月28日,阿里巴巴集團與新加坡郵政達成投資協議。阿里巴巴集團將投資3.125億新元(約合2.49億美元),投資完成后,阿里巴巴集團將獲得新加坡郵政10.35%的股份。
根據雙方當日簽署的戰略合作備忘錄,阿里巴巴和新加坡郵政將建立“國際電商物流平臺”,供服務商進駐,合作將吸納新加坡郵政的國際郵政、物流能力、基礎設施和配送網絡,為阿里巴巴集團的顧客和商家提供物流解決方案。
基于馬云的“構建阿里巴巴的商業生態圈”的理念,阿里巴巴對海外市場的野心正在日漸龐大。今年6月份,阿里巴巴在美國推出全新購物平臺11main,這意味著阿里巴巴正式在亞馬遜、沃爾瑪、eBay等國際電商集中營——美國,開始了自己的進軍之路。
11main主要服務于美國市場,所涵蓋商品種類包括時裝設計、家居戶外,珠寶、手表,母嬰用品、古董藝術,及手工藝品和玩具等品類,對于入駐的商家采取邀請制。
去年10月,阿里巴巴海外投資團隊正式成立,由Michael Zeisser領導,Zeisser向蔡崇信匯報。目前,Zeisser領導的阿里巴巴海外投資團隊已經投資了數十家初創公司——主要集中在北美,包括多家硅谷知名創業公司,比如叫車應用Lyft、和網絡視頻通訊應用Tango、移動引用搜索引擎Quixey、電視內容分享應用Peel和重度移動游戲廠商Kabam。
從阿里巴巴海外投資項目的來看,除了物流,以及擅長的老本行電商外,更多的是投資與自身電商業務不太相關的移動互聯網公司。而這樣的資本動向,則是為了抓住下一個爆發的智能手機服務或應用。
不過,阿里巴巴海外發展也面臨挑戰。海外血統是個問題,如同華為、海爾等企業一樣。比如買家不熟悉阿里巴巴品牌,很多買家習慣線下零售點,在美國更多用戶選擇亞馬遜、Ebay。這些事阿里巴巴需要去磨合考慮的問題,但是單就此次的科技領域“最大的IPO”,對于全球的消費者而言,都是一次不錯的品牌營銷。
渠道下沉與時尚戰略雙線挺進
隨著一二線城市市場趨于飽和和競爭格局的基本確定,電商企業已紛紛開始搶占農村和縣域電商藍海,實施渠道下沉戰略。如今對于一家企業而言,“去得了國外,下得了鄉”才是最好的明證。
繼淘寶下鄉刷墻這類標語之后,今年7月份,阿里巴巴集團宣布啟動渠道下沉戰略,以進一步釋放縣域消費潛力。阿里集團旗下淘寶、天貓電器城、聚劃算聯合,借助菜鳥網絡平臺的物流標準化服務、手機淘寶二維碼掃碼購等,全面貼近三四線城市網購消費者,首期推覆蓋范圍最廣的標準化產品大家電送貨入戶,大家電直達2600多個區縣、38000多個鄉鎮,50多萬個村。
同時,隨著阿里系旗下天貓與海爾日日順和菜鳥網絡打通,為了消除網購一二線城市的網購不平等,阿里將憑借整合的物流服務能力,和商家一起努力,在全國2600多個區縣提供大家電“全國包郵、送貨入戶”服務。
在把渠道下沉作為重點戰略拓展外,阿里的時尚戰略也在有條不紊的進行中。今年第二季度以來,天貓首頁實現全面改版,并更新品牌標語,以凸顯時尚的嶄新姿態,并不斷拓展時尚邊界。包括Burberry、雅詩蘭黛、ASOS、無印良品、ZARA等國際一線大牌在內的4000多個國際品牌陸續進駐天貓。
除了聯合時尚集團打造的品牌時裝秀外,天貓同時宣布為品牌專門定制的時尚大片發布,通過系列主題時尚導購活動在線上落地,提升品牌時尚調性同時促成交易。還與YOKA時尚網、精品購物指南等合作建立媒體站,消費者在讀賞時尚媒體時通過手機天貓客戶端掃碼,即可直達品牌和活動頁面。
如果說渠道下沉,是電商拓展的新藍海。那么時尚化是電商未來看得見的趨勢,在用戶自然增長放緩的情況下,提高平臺的黏性、改善電商在用戶心目中的定位方面,需要電商平臺做出本質的轉變,雙線并駕齊驅才是王道。
阿里系企業發展或迎新突破
幾經“波折”,阿里巴巴登陸紐交所,除了各大股東持股數額引人關注外,回顧過往阿里巴巴的在國內收購并購之路,阿里系企業的發展也牽動外界“神經”。
2013年年初,阿里巴巴收購前員工王皓創辦的蝦米網; 同年4月,阿里以5.86億美元購入新浪微博公司發行的優先股和普通股,成為新浪微博第一大單一機構股東;同月,阿里8000萬美元收購友盟;5月,以2.94億美元投資高德地圖,到全資納入阿里,以及如今高德并入UC事業群;7月阿里戰略投資窮游網切入出境游市場。此外,還投資了陌陌、UC(優視科技)、友盟、卓大師、快的打車、聲盟。
不管是為了撐起2000億美元的估值,還是為了大阿里的“無邊界生態圈”。2014年的收購投資計劃也并未閑著,從年初入股中信21世紀、高德地圖, 3月受讓文化中國、零售百貨銀泰的股權,4月與優酷聯姻,5月收購新加班郵政,再到6月鯨吞UC、攪局恒大足球,完全是一種“停不下來”的節奏。
阿里巴巴上市后,無疑對于旗下收購的公司在規模的擴大及市場份額,必會有強大的資金做后盾支持;同時,上市后能更好的抗衡其他巨頭,穩定人才。如在視頻領域,百度旗下的愛奇藝發展強勁,阿里巴巴除了和文化中國有合作外,今年還投資優酷土豆,勢必要在視頻領域大干一場。
同時,騰訊今年投資央企上市公司四維圖新,四維圖新和高德地圖是中國最大的兩家底層數據提供商,占據了中國底層數據測繪市場90%以上的市場份額。高德并入UC事業群,表面上看是體量變窄,加入UC事業群后,也給予外界更多的想象空間。
上市后馬云持股總價值將超百億
在最新一次更新的招股說明書顯示,公布招股定價區間等IPO關鍵信息。按照每股60-66美元的招股價測算,阿里巴巴上市后的市場估值接近1700億美元,最高融資243億美元。除了軟銀之外,包括雅虎、中投、國家開發銀行和中信資本在內的阿里巴巴集團現有股東都將在IPO時出售其持有的部分股份。
若以IPO定價區間最高價66美元計算,馬云持有的股權總價值將超過120億美元,IPO時馬云將套現8.415億美元,馬云持股比例將從8.8%降至7.8%。
根據25位分析師平均預計,鑒于阿里巴巴的公司規模以及員工持股的深度,阿里巴巴員工在股票解禁后的套現所得將超過以往任何一家中國公司。不僅是經理,就連軟件工程師、銷售和營銷員工以及支付寶這樣的關聯公司都能從IPO之后的解禁股套現中受益。
在阿里巴巴的2萬名員工中,已經有部分員工有機會在此前阿里巴巴的結構化股票出售中通過所謂的流動性計劃拋售部分股票。阿里巴巴也在招股書中承認了他們的擔憂,即員工股東在獲得新財富后,可能想要離職。“我們可能會很難保留或再激勵這部分員工,這一新財富將影響他們作出是否繼續留在公司的決定。”阿里巴巴稱。
移動事業群的組合拳戰略出擊
CNNIC數據顯示,截止6月份中國擁有2.05億移動購物用戶,顯示了移動端強大的發展前景,阿里巴巴移動電商的月活躍用戶已經達到了1.88億,從用戶數上占據92%。
今年6月份,阿里巴巴集團組建UC移動事業群,該事業群除了現有UC集團業務團隊,還將整合阿里集團其他相關業務和團隊,負責包括瀏覽器業務、搜索業務、LBS業務、九游移動游戲平臺業務、PP移動應用分發業務、愛書旗移動閱讀等業務的建設和發展。電子地圖是移動互聯網的重要入口,高德的并入,換言之將地圖的作用更好的服務于移動互聯網。
移動端的資源整合瞄準的是本地生活服務。從口碑網到淘寶本地生活,最后從淘寶本地生活剝離出來的淘點點,O2O戰略作為阿里巴巴內部戰略項目存在,眾人的期待自然少不了。
在今年8月份,阿里巴巴宣布,旗下本地生活事業部進軍婚慶垂直領域,推出婚慶平臺——婚伴,進入婚慶O2O領域。婚伴主推本地婚紗攝影和旅游婚紗攝影服務,目前本地婚紗攝影已經開通了北京、杭州、三亞、青島、麗江5個城市的服務。
從阿里巴巴生活服務類項目的嘗試來看,是否還未找到一個合適的切入點。既然已經站在了生活服務的路口,下一步改怎么走?這也是阿里在生活服務類項目中致勝的關鍵。
移動端是關乎未來電商格局態勢的關鍵因素,但阿里巴巴赴美上市在利好的同時也會面臨“集體訴訟制”的隱憂。上市的業務中既包含了B2C的業務,也涵蓋了C2C業務,商家的愈發豐富,不可避免的會遇到商家參差不齊的問題,這也是未來阿里巴巴除了將移動端資源整合好以外,又一個要去謹慎對待的問題。
業務拓展越寬,邊界也變得愈發的模糊,云計算、物流、影視、醫療、足球……經過十五年的沉淀,阿里巴巴的業務越來越復雜,很難簡單的用“電子商務”信息平臺來定義。
對于阿里巴巴,馬云這樣總結,“與其他高科技公司有所不同,我們不是靠某幾項技術創新,或者幾個神奇創始人造就的公司,而是一個由成千上萬相信未來,相信互聯網能讓商業社會更公平,更開放,更透明,更應該自由分享的參與者們,共同投入了大量的時間、精力和熱情建立起來的一個生態系統。”
“生態系統”是馬云對外發言經常提到的一個詞,在這個生態圈里,還有眾多的關鍵詞,商家、消費者、淘女郎、快遞、支付、保險、ISV服務商、云計算體系、廣告設計……阿里巴巴依靠運營一個龐大且復雜無比的商業生態系統來產生收入,生態系統運作的好壞,直接考驗眾多環節的協同作用。
“人的心態影響形態,形態又影響生態”,馬云信奉太極的陰陽文化無處不在,什么時候該收,什么時候該放,為其管理公司提供思路。如今上市標志其正式“駛向海外”,國家化的阿里帝國,等待其的還有更多需要化解的“力”。(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合作媒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