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鞋名鎮”石門灣鞋業城呼之欲出
【中國鞋網-國內動態】30多年積淀的女鞋產業基礎正集聚釋放能量,以提升城鎮品位和配套服務的羔羊商貿中心即將撩開面紗。兩天前,石門鎮將“中國女鞋名鎮”這一金字招牌攬入懷里,區域品牌進一步打響。
昨天,在上海舉行的2014年中國國際皮革展上,羔羊鞋企沒有各自對接,而是抱團亮相。他們主打的品牌就是“石門灣鞋業城”。沙盤上,一個現代化的大型鞋業綜合體呼之欲出。
羔羊女鞋走到現在這個階段,構建一個專業成品鞋市場,確實已變得水到渠成,同時勢在必行。
石門灣鞋業城主要面向哪些主體?具備哪些服務功能?將如何影響著羔羊的女鞋產業?帶著問題,記者專門采訪了運作方、市場方及政府層面,力圖以最完整的視角向讀者呈現這一新興市場。
政府當好決策者更多配套項目待引入
人物名片:石門鎮黨委書記陳東
記者:陳書記,政府在這個項目中扮演怎樣的角色?
陳東:其實從我個人來看,鞋業城不是一個單體項目,我更愿意把它視作為產業發展中一個不可或缺的鏈環,因此,我們籌建鞋業城中嚴把三個原則:一是政府絕對控股的原則,這對鞋城的可持續健康發展、對整個產業健康發展將起到保障作用;二是差異化經營原則,針對我市現有皮革皮草、鞋材輔料專業市場,我們更注重與女鞋制造業的融合與互補;三是租賃為主的原則,嚴控民間閑散資金進入而產生商業用房炒作行為。
記者:接下來,圍繞鞋業城政府還將做些什么?
陳東:讓鞋業成為石門富民強鎮的支柱性產業,光有一個鞋業城是不夠的。為了將鞋業打造成強鎮富民的支柱性產業,接下來政府將針對目前的產業現狀和趨勢制訂發展規劃。同時引導企業加強現代化的企業管理模式,通過倒逼引導機制,扶持一批成長性企業,淘汰一批落后小作坊,促進產業的良性發展。
一直被詬病的研發瓶頸,主體在鞋企,所以要增強以企業為主體的品牌意識,加快品牌建設步伐,政府也要發揮服務配套功能。同時加快發展產業提升的配套建設,如檢測中心、研發中心、物流中心等。
圍繞當前中國旅游第一大縣的建設目標,主要是融入石門乃至桐鄉旅游全域化,以多元化、開放型的模式,將購物游與石門的鄉村游、古鎮游串成線、連成片。
我們做的不是房產項目
人物名片:石門灣鞋業城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徐杰
記者:你好,能否先大概介紹一下這個項目?
徐杰:可以。羔羊有著深厚的女鞋生產基礎,但獨缺交易平臺,這也是形成完整產業鏈的缺憾。建立專業鞋業市場不僅是鞋企、經銷商的呼聲,更是羔羊女鞋發展到目前市場化的選擇。
2010年,我們提出了建一個成品鞋交易市場的想法。在政府及各部門的積極爭取下,石門灣鞋業城項目在2013年正式被批準。
根據規劃,整個項目計劃投資4.6億元,占地面積約45畝,坐落于羔羊鞋業園區內的南部,地理位置非常優越,交通便利。
整體構架主要包括一個24層的綜合辦公樓、5層樓的交易中心、交易中心和綜合樓圍合出的北側會進駐大型物流卸貨區。
可以說,鞋城建成后將是一個集體驗零售、批量采購、集中供應、廠家直銷、電子商務交易等為主的復合型皮鞋專業商貿城。
經過前期的準備,項目9月中旬開標,10月正式施工,預計2015年底完成主體工程,2016年10月將開業。
記者:這個項目從提出到落地,社會上有很多聲音,有人質疑這會不會是舉著鞋業幌子的房產項目,對此你怎么看?
徐杰:確實,為了爭取項目,無論是石門鎮還是市級層面都做了很多功課。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這個項目51%是由政府控股,另外49%由業內民資參與。這樣一個由政府控股的專業市場在桐鄉還是第一個。民間投資者全部是大的鞋業生產商或經銷商。由這樣一批人參與并組成利益共同體,政府引導鞋城規范走向,就規避了房產投資的傾向。
雖然不以房產為目的,但綜合辦公樓是投入交易環節,銷售對象必須是從事鞋業的,而不是投機商。鞋城的核心區交易中心并不投售。
我們也和投資方形成共識,不要希望從鞋城本身賺錢,而是要通過經營好鞋城建設,真正帶動產業繁榮,進而通過企業壯大來賺錢。
記者:綜合辦公樓和交易中心面對的市場主體是誰?主要發揮怎樣的功能?
徐杰:綜合辦公樓主要面向兩類人:一是品牌制鞋企業,像達芙妮、紅蜻蜓等在羔羊有大批訂單量。過去因為沒有辦公地點,只能在外面租房作臨時辦事處,有了這樣的場所,可能就會設分公司,業務量也將更穩定。二是在全國各大市場的經銷商。據統計,僅石門在外面做流通服務、年銷售額5000萬元以上的就有20多個。有了這個平臺,他們完全可以在家門口從事銷售批發。
交易中心主要是通過租賃方式,開展零售業務、廠商展示、電商服務等業務。特別是零售區,引入的必須是有一定品牌知名度的,同時考慮到品牌輻射力,本土品牌鞋不超過40%。
記者:國內類似的交易平臺有沒有?是否有差別?我們希望通過鞋業城獲得什么?
徐杰:成品鞋交易市場全國有不少,如廣州、杭州、成都、北京這幾個較大,其他江蘇、河南等地也有中等規模的市場。從廣義上來說,應該沒有很大差別。
那為何要做?因為我們有基礎、有口碑、有質量。
建鞋城首先會極大緩解羔羊鞋業賒款這一問題,原先我們的鞋要通過各大批發市場再進入全國各地,少了一道中間環節,意味著資金鏈的縮短。
另外隨著完整女鞋產業鏈的形成,一些大型女鞋集團可能不再滿足于找企業做貼牌,甚至會到羔羊投資設生產基地。
隨著先進的管理理念和技術引入,對本地鞋業產業的影響不可估量,而這也是我們希望通過鞋城多獲得的隱性資產。
花一半不到的錢,買到商場一樣的鞋
人物名片:桐鄉鞋業行業協會會長、嘉興市圣丹麗鞋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鐘洪興
記者:鐘董,聽說你是石門灣鞋業城的投資者之一,你是基于什么原因投資這個項目的?
鐘洪興:確切來說,我也是項目的發起者之一,能在家門口建立一個大型的成品鞋交易平臺,形成前廠后店的模式,我們已等了很多年。
政府控股是這個項目最大的吸引力,相類似的有杭州九堡華貿鞋城,目前運作非常好。據不完全統計,華貿目前年交易額有300億元,其中女鞋交易量的70%都出自桐鄉。
有了這個鞋城,就直接省去了桐鄉到杭州的環節,何樂而不為。相比華貿,我們還有更大的優勢,交通更為便利,倉儲、租金等運營費用更低。之前我們做了大量市場調研,很多采購商、經銷商都表示,如果羔羊有這樣一個類似規模的交易中心,他們非常愿意過來。
其中一位和我有合作關系的溫商,在北京一家大型鞋類批發市場占有15%的股份。待我們這個鞋業城建立后,他就打算把北京的點轉到羔羊。因為其下游產業都在這邊。
無論是廠家還是經銷商,我們都對這個項目寄予厚望,希望通過3年時間運作,躋身全國女鞋交易市場前十位。
記者:在鞋城帶動下,大批大牌企業進駐羔羊,是否會對本土企業帶來壓力?
鐘洪興:不會,反而會形成倒逼機制,督促本土企業通過創牌、創新來壯大自身。俗話說,店多成市。這個時代,單打獨斗已經過時了。隨著大量品牌、大的生產基地進入,無疑會形成合聚效應,進一步提升羔羊女鞋的區域品牌。
簡單來說,就是要通過鞋城繁榮產業,以產業促進企業興盛。
記者:普通老百姓從這個鞋業城能獲得什么?
鐘洪興:如果是普通消費者,最簡單的就是,商場里賣五六百元的品牌鞋子,在這里可能只需不到一半的錢就能買到,因為省去了諸多流通環節的費用。
如果是周圍百姓,濮院就是很好的樣本,通過發展三產服務業,促進產業繁榮。(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合作媒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