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開放平臺加速布局 國美在線恐有大動作
【中國鞋網-電商頻道】近日,很多媒體都收到了國美在線于本月3日在釣魚臺國賓館召開平臺戰略招商會的邀請函,據悉,本次會議預計到場的平臺商家或超500家,國美在線將于當天公布“重磅”消息,吊足了外界的胃口。
此前一段時間,國美在線對外一直未刻意強調其平臺戰略,而比價京東“貴就賠”等震撼業界的壯舉也聲明只限于自營商品。此番國美在線突然提速開放平臺,到底要釋放什么信號呢?
事出有因 順勢而為
筆者看來,國美在線發力開放平臺“蓄謀已久”,但選在這個時間點,至少有以下三個原因:
首先是自身發展的需要。8月25日國美集團發布上半年財報,不出意料仍然盈利,利潤約人民幣6.9億元,同比增長115.2%。出人意料的則是電商的發展速度,國美在線交易額同比提升53.7%,日獨立用戶訪問量(UV)同比增長43.8%,在國內B2C網購市場份額排名中已經由第一季度的第9位升至第5。
從上半年財報披露的數據來看,國美集團總裁王俊洲內部郵件中提出的“年底力爭超越蘇寧易購”的目標似乎并不難實現,但單純依靠家電3C顯然無法完全支撐國美在線的高增長,需要有更多品類的加入豐富SKU,提升交易額。對于服裝百貨等品類,國美在線以開放平臺招商吸引第三方入駐,“一步到位”。
其次是用戶消費的需求。8月22日國美在線舉辦的“老友記”座談會上,就有老會員提出某些生活必需品類,國美在線存在品牌選擇較少的現象,希望品類更豐富些。。國美在線董事長牟貴先則提出了要打造一站式購物生態圈的想法,并“劇透”了9月3日平臺招商會的關鍵在于對用戶充分利益保障。
牟貴先始終強調用戶體驗的23個大環節,63個細節,其中至關重要的跳出率、轉化率、復購率等指標與品類豐富度直接相關。吸引新用戶,留住老用戶,必然需要一個購物閉環,涵蓋生活所需所有品類,甚至各品類的一線品牌。否則,一旦用戶找不到自己需要的商品,就可能立即轉投其他網站,電商辛苦培養的購物習慣化為泡影。日用百貨等生活必需品的補充,對于開放平臺至關重要。
最后是行業形勢的影響。縱觀B2C市場排名前十的電商,都將平臺業務視為重中之重,即使靠單品類起家的當當網、1號店、凡客誠品,也從未忽視平臺。相比自營模式,平臺模式顯然更容易迅速擴張規模,而且盈利能力更強,風險也更小。只是阿里的先發優勢過于明顯,讓后來者舉步維艱,但誘惑力仍然巨大。阿里去年全年利潤35.58億,不僅在電商中遙遙領先,甚至超過騰訊和百度。
在財報發布會上,國美在線進一步明確了自身定位,以垂直家電業務為核心的全渠道商品和服務平臺。顯然,國美在線要將家電樹立為不可動搖的“核心”,同時向全品類擴張。這也使國美在線“平臺還是垂直”的爭議徹底塵埃落定。9月3日的招商會更加證明國美在線下半年將要加大開放平臺的發展力度。
挑戰尚存 突破待時
不過,國美在線發展開放平臺并不會一蹴而就,除了起步相對較晚之外,也面臨著三大挑戰。
第一是平衡平臺不同商家的利益。眾所周知,天貓主要依靠收取商家流量推廣費盈利。有資料顯示,目前入駐天貓的商戶,其總運營成本已經達到40%以上,其中廣告費占比15%-20%,物流費占比5%-8%,平臺傭金費占比5%,倉庫配貨費占比5%,人員工資占比10%,若按照50%的毛利計算,15%到20%的推廣費用已經是很正常,傳統企業辛辛苦苦一年做到2個億,其中4000萬就交給了入駐的平臺,基本上是給平臺打工。每年雙十一,僅有10%天貓商家可以盈利,大部分處于“賠本賺吆喝”的狀態。
在整體難以盈利的前提下,天貓商戶還存在強者越強,弱者越弱的馬太效應,兩極分化嚴重。淘寶時代“小而美”淘品牌的崛起在天貓上很難見到,天貓強勢的基本還是線下已經有雄厚實力的大品牌,肯花費巨額流量費用,獲得更好的推廣位置。中小商戶為了盈利,省出錢做推廣,往往在商品質量上偷工減料,假貨因此屢禁不絕,成為阿里上市最大的隱憂之一。如何讓廣大平臺商家普遍得益,國美在線需要在策略上推陳出新。
第二是平衡自營和平臺的關系。京東擁有強大的自營品類和自建物流,大部分的資源向自營品類傾斜,對第三方供應商拖欠貨款情況很嚴重。為了打造高端形象,京東的平臺傭金是非標準化的,會給一些大牌子傭金低,給小牌子傭金高,一定程度上抬高了小品牌加入的門檻,而且如果出現部分平臺商戶商品和自營發生競爭,尤其在3C品類,京東會通過一些手段確保自營利益,甚至將平臺直接轉變為自營。此類問題在亞馬遜、當當等自營為主兼做平臺的電商身上同樣存在。
國美在線目前的自營和平臺業務從品類上似乎涇渭分明,核心的家電3C以自營為主,平臺為輔,服飾百貨等品類則以平臺為主,不過二者仍有重合部分。當前,國美在線顯然需要思考自營和平臺的比例,以及如何平衡二者的利益,實現優勢互補。
第三是長期吸引用戶的保障。由于平臺商家屢屢曝光質量、售后等問題,導致消費者心生畏懼,除了天貓這樣已經具備很大體量和知名度的平臺電商外,其他電商的開放平臺幾乎都陷入流量危機。京東、蘇寧的平臺相比自營仍然處于絕對劣勢,尤其在物流方面,平臺商家往往不能達到自營的水準。國美在線依靠線下積累的品牌和專業優勢,在自營大家電方面值得信賴,進而應該讓用戶對國美在線平臺商家產生同樣的信心。
蘇寧曾經在818之前進行過聲勢浩大的卷紙、衛生巾買二付一活動,國美在線則將買二付一的范圍擴張到面膜、毛巾、內衣等海量日用百貨,取得了更大的聲勢。短期的低價促銷能吸引新用戶,但對老用戶來說,則需要加強對平臺供應鏈、物流、售后、用戶體驗等全方位的監督和管控,使其保持與自營家電的相同水準。不同品類有截然不同的市場環境和競爭策略,同時在各個平臺開店的商家在國美在線平臺上能否享受不同待遇,使其在資源、服務上傾向國美在線平臺,或是決定國美在線開放平臺能否長期吸引用戶的關鍵。
國美在線在此時力推開放平臺,必然有一些“殺手锏”尚未曝光。有消息稱,國美在線要推出入駐商家“首年免傭金”的政策,雖然國美在線的傭金并不算高,但全免仍然是一筆巨大的讓利。如果此消息屬實,短期內或許可以吸引大量商戶,但準入資格審查是另一個問題。如何避免魚龍混雜,保證用戶權益,國美在線需要有更加明確的舉措。這一切謎底都要等9月3日當天揭曉了。(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合作媒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