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未來商圈”模式美好 實現有4難點
【中國鞋網-要聞分析】我們都有一個夢想,線上和線下不分彼此,給消費者以統一的購物體驗。從消費者角度來看,沒有人關心是從實體店買的還是在網店購的,只要能拿到貨真價實的商品,渠道只是營銷中的一個通道而已。所以,從前景看,渠道融合是必然的歷史趨勢。
不過,渠道融合看起來非常理想,可在實現的道路上注定十分艱難。網絡電子商務和傳統的門店銷售就像是從兩個方向射出來的子彈,要想完美的碰到一起,需要多么精確的計算與高能的執行。
媒體報道,阿里巴巴和杭州市下城區昨天宣布,作為全國首個“未來商圈”的實體項目,杭州武林商圈正式接受消費者的體驗,其核心就是“更加懂你”。阿里巴巴在線上電子商務高速發展可能遭遇瓶頸的時候,正在加大落地線下的投入,這算不算對萬達電商的迎頭痛擊呢?
客觀的說,阿里巴巴這種模式十分誘人,是商業發展的理想狀態,一旦將線上與線下融合起來,將實現人類有史以來商業模式的根本變革。所以,這種如此高大上的模式也注定不容易成功。
總結起來,難點主要有以下方面,至少四只蒼蠅或老虎要打:
1、盤踞在商業中心的商場違背了電子商務發展的低成本原則
電子商務之所以吸引人,主要是因為其比實體店商品優惠,能夠實現優惠的基礎是拋棄了昂貴的實體店租金、管理及人力投入。一旦將電子商務企業開在市中心,網店的商品將不再具有任何競爭力。
最近很多城市都已經連續發生市中心商街凋零的事件,不解決實體店的高成本問題,而是希望這些企業攀上電子商務這門富親戚,估計很難改善生存狀況。
2、電子商務平臺讓商業中心賴以生存的信息不對稱贏利模式無法生存
位于市中心的商場和門店都有自己的特色商品,依靠差異化來實現高利潤,簡單點,就是各自特色的商品讓客戶難以進行比較價格,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依靠討價還價等賺取消費者的錢。
電子商務的特點卻與線下完全不一樣,一旦這些商戶接入線上,其銷售價格及折扣都的是透明的,在這種情況下,不用消費者來選擇,商戶自己都會內斗致死。
3、線下的客流與線上的人流看似同一但實現轉換卻很難
逛街與逛網店有相似的地方,但卻是兩種不同的體驗。實體店里熙熙攘攘的人群更看重的是逛的過程,如果在網店也能夠看到和實體店一模一樣的商品和陳列,享受到同樣的折扣和送貨,逛街還有什么意義可言?
我們都知道,現在多渠道融合客戶很多,很多年輕消費者在線下實體店試衣,卻在選好之后回家上網購買,這讓很多商場叫苦不迭。但如果商場真的為客戶提供這種直接的服務,消費者就會趨之若鶩嗎?恐怕不會!因為,消費者享受的是這種購買過程中占便宜的經歷,而不是便宜本身。因此,商圈電商很難解決虛擬與現實的空間轉換,更難以解決體驗和銷售的差異。
4、線下企業的信息化水平嚴重滯后
正如幾個月前阿里巴巴COO所言,現在實體店的信息化程度很低,人員素質和企業管理能力也難以適應高信息化的壓力。在目前經濟形勢不好的背景下,讓這些企業投入巨資和精力進行信息化的改造,不僅是資金問題也是心理問題。
商圈電商很美好,也非常值得探索,但這種模式卻困難重重,就如同鏡子外面趴著的蒼蠅,你能看到它卻打不到它,也許需要經歷很多挫折之后,我們才能真正的找到其合適的發展道路。(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合作媒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