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服企業終端形象的背后:升級“大戰”
【中國鞋網-行業新聞】假如問身邊的人,你現在還逛街購物嗎?我猜,他會愣一會兒,不知如何回答才好。或許,他確實習慣了網絡購物,但他并沒有舍棄逛街休閑購物。因為這兩種方式有著不同的生活樂趣。
上周,在近期眾多同行品牌似乎鮮有新姿態的市場氛圍下,康奈品牌高調亮出首家第八代終端形象“尊享館”:265平方米的大空間里,裝扮時尚元素提升品牌形象,提煉、展示鞋產品的文化故事,嘗試未來數字化零售模式。這一舉動備受業內人士關注。
早前,在森馬服飾14Q4訂貨會上,森馬南通通州新形象店的照片被制作成巨幅海報,張貼在訂貨會現場。今年上半年,森馬江蘇海門解放路二店、甘肅天水麥積步行街店、哈爾濱巴彥新形象店、石家莊紅旗大街店等店均盛大開業;運城解放中路二店、大慶滿洲里興華街店等也重新整裝開業。森馬新店鋪形象亮點紛呈。
此外,奧康全新的營銷渠道模式——奧康國際館,集自有和代理的9大品牌產品,在一二線城市扎根。2013年,奧康鞋業新增國際館、名品館合計81家,開創新的業績增長點。
正所謂“外行看熱鬧 內行看門道”,商行天下的溫州人,或許有一個疑問:康奈、森馬、奧康等鞋服溫企終端形象大戰的背后有何寓意——是回應哪些商業零售變化趨勢?
翻開森馬服飾、奧康國際2013年年報,你會看到類似的分析表述:“購物中心的興建以及電子商務的發展,分流傳統街邊店渠道客源,終端業績水平有所下滑。”“營業面積小、產品組合較弱、形象欠佳的店鋪由于抗風險能力差,不同程度地出現了業績下滑。”“市場環境的改變促使行業競爭將從簡單的門店擴張、大規模鋪貨向產品組合、供應鏈管理、渠道調整等方面進行轉移。”
回顧溫州鞋服行業發展史,套一句商業時髦用語——整個行業的“商業模式”是這樣的:第一個階段,產品制造和批發模式;第二階段:街邊店的品牌專賣模式。在這兩個階段,溫州鞋服品牌,特別是皮鞋品牌,幾乎在二三線城市“橫掃千軍”,迅速成就行業領先地位。據森馬服飾2013年年報顯示,森馬在全國的門店達到4029家,巴拉巴拉在全國的門店達3471家,品牌知名度及市場占有率均位居行業前列。奧康2012年的門店數量是5000多家。很明顯,溫州鞋服品牌“打天下”的傳統方式是擴展加盟店,向各地鋪貨,提高市場占有率。
但2010年之后,隨著網絡零售和商業綜合體的興起,零售市場的渠道結構呈現明顯變化的趨向;至今,該趨向越發明顯。于是,以街邊店品牌專賣構建的市場優勢受到新商業模式的挑戰。其后果是,本地多家鞋服品牌公司營業收入下降、庫存增加、利潤縮減。
面對市場困境,知名鞋服企業動足了腦筋。他們發覺,雖然網絡購物興起,但如今的購物并不僅僅是買東西,而是演變為體驗生活、體驗品牌的一種生活方式。這似乎增強了企業經營層的信心,網購時代,實體店依然是主流,況且還可以延伸出網上和網下相結合的商業模式。很明顯,挑戰中蘊含著機遇。
顯然,這兩年來,本地鞋服品牌企業就嘗試改造街邊專賣店,向大店、集成店、體驗店、O2O模式店等形式轉型,不論是森馬的直營品牌大店,還是奧康國際館、奧康名品館,以及康奈新開業的尊享館,都是這一商業轉型的一次實戰。
那么,門店形象升級會考驗企業哪些內功?
森馬一名營銷人士在一份材料中表示,小店轉大店所帶來的變化,不僅是營業面積大了,陳列規范了,業績上去了;更重要的是,店鋪經營管理思路實現了質的飛躍。開大店,不僅要在店鋪形象上下足功夫,而且還要在產品陳列推廣和售后服務及人員培訓上采用更現代的管理方法。從選址到定裝修方案,到訂貨和人員培訓,每一步都要走得特別盡心。
“奧康國際館不是簡單地將小店整合成大店,進行店鋪的升級,它的誕生是鞋業營銷模式的一次變革。”此前,奧康鞋業董事長王振滔曾表示。為配合一站式購物平臺的擴張,奧康2013年初提出了以“快”為特色的“時尚流水線”,即24小時研發,3小時生產,24小時物流,30天下架,確保為消費者提供最時尚、最潮流的產品。
業內人士或許都明白,雖然,品牌企業越發強調門店、產品、服務的提升,以及運營服務上的“快”和“個性化”,提出的商業口號也很耀眼,但應該說,目前總體上還只是處在通往美好愿景的路上。道理在于,企業運營鏈說快就能快嗎?這就像一個團隊在進行接力賽,只要流程中有一個環節是慢的,那效果可能就不如預想的快。所以,這是一個全流程改善的過程,需要資源投入,需要時間磨合,需求技能經驗的積累以及傳授。
奧康鞋業人士此前表示,快時尚的“快”,考驗的是一個企業整體的市場把握能力——產品開發周期縮短,要求企業對市場極為敏感,以最快的速度將時尚訊息提取出來并體現到產品中,這就對產品生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要有強有力的物流系統支撐,大幅度提升產品的流通速度。此外,“快”還涉及價格把控能力、銷售預測以及供應鏈反應速度等問題。
業內人士表示,這就像演員所說的“臺上一分鐘 臺下十年功”。企業良好的運營效率,來自每一個環節的完美無缺。所以,這一次商業轉型,對所有溫州鞋服企業而言都是一場巨大的考驗。企業必須專注磨練內功,借鑒中外一切已有的商業經驗,敢于不斷嘗試新事物,切忌急于求成”。(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合作媒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