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售假掀起腥風血雨 假貨來自何方?
【中國鞋網-電商頻道】前日下午,記者又瀏覽了不少電商網站,發現仍有電商正在售賣打折的奢侈品箱包、手表等,仍舊打出“正品保證”的廣告語,但并未注明該商品是由電商發貨還是由第三方供應貨品。前不久,京東CEO劉強東曾發表:“在京東賣一件假貨,罰款100萬。根據經銷商的財務數據,罰到你倒閉為止。我們把所有的數據提供給國家工商總局。對我們自己的員工動刀子,誰引入的,上面ABC三級管理人員不得升職加薪,超過三次,ABC全部開除。”
此次電商售假事件的曝光,有專家稱,京東也列入其中,這給劉強東“甩了一個巨大的巴掌”。營銷專家龔文祥在其新浪微博上聲稱:“今天電商界最大的事情,就是騰訊科技頭版頭條,報道電商假貨奢侈品的事情……今天業界微博全是刷這個消息。電商界又一場腥風血雨……”記者發現,很多電商研究專家都對此發表意見,可見此事對電商界的影響非同小可。
前日下午,上海萬擎商務咨詢有限公司CEO、電商研究專家魯振旺告訴深圳商報記者,此次售假曝光事件對中國整個電商界無疑是重創,“幾乎中國所有的主流電商如聚美優品、京東、亞馬遜、1號店等都和假貨、售假扯上關系,說明假冒奢侈品在電商渠道上已經泛濫,誰也說不清到底有多少奢侈品通過電商流入到消費者手中,這種售假行為會讓消費者對電商的信任度大打折扣。”
為什么會有那么多的主流電商被卷入售假風波中?魯振旺認為,目前,中國的奢侈品假貨市場已經很難控制,品類涉及箱包、手表、服飾等,從工廠到電商已經形成非常完整的產業鏈。“但這件事情也不能將責任全部歸結于電商,相關部門應該聯手從源頭上打擊造假,讓假貨無從進入市場。”
“另一方面,電商能做的就是收緊供應商數量,仔細甄別供應商,并建立相應制度,嚴格監督供應商。”魯振旺告訴記者。
假冒名牌的源頭是哪里,又是通過什么渠道進入到電商平臺的呢?騰訊科技為大家揭開電商假貨生產和流通渠道神秘面紗。
1.鞋:莆田制假“一條龍”
作為全國聞名的“假鞋之都”,福建省莆田市從2008年開始漸漸成為假名牌鞋的集散地。莆田通過電商平臺,將原本為海外代工的產業轉向國內。在莆田,假鞋也分兩種,一種叫做“高仿”,仿制名牌鞋,以低于品牌價格銷售。第二種是宣稱“海外代購”,將這些以假亂真的鞋子以代購的名義賣更高的價格。隨著電商的平臺規范,很多人開始轉做中間商,給淘寶賣家供貨。莆田的造假已經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材質、說明、包裝甚至質檢卡都一樣。
2.包:廣東代工廠出高仿
很多名牌皮包國內外價格差距很大,網上代購成為很多人的選擇。但愛馬仕CEO帕特里克·托馬斯(Patrick Thomas)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網絡代購中80%的愛馬仕都是假冒產品。” 由于很多專柜不提供驗貨服務,專柜驗貨也就變成一句空談。
在國內,通過外貿批發公司向廣東工廠下單,定制高仿包,甚至還可以找到法國愛馬仕以前的工人定制包,這種高仿包標價僅僅幾千,是正品價格的十分之一。
3.服裝:仿品多出自浙閩粵
騰訊科技前天發表的暗訪調查顯示,一家名為“祎鵬恒業”的公司,把那些來自國內湖北、浙江、福建或廣東生產的“高仿”服裝,通過奢侈品包裝袋的配對,搖身一變,就成為了官方宣傳的“海外供貨商采購的正品”,再流入中國主流電商的第三方平臺上,然后打著“全網最低”與“官方授權正品”的旗號賣給消費者。
4.化妝品:廣州和蘇州系兩大造假基地
化妝品因其誘惑力的價格,一直是網購平臺的熱銷產品。但業內人士直言,“目前網上銷售的化妝品 80%都是假貨。” 假貨化妝品的銷售渠道多種多樣,在電商平臺上,有的冒充代理商,有的打著走私水貨的名義賣假貨。而國內化妝品主要有廣州和蘇州這兩大造假基地,不過這兩地的貨仿冒相對低端,精仿則以越南和臺灣貨為主。(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合作媒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