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假貨門重創電商新貴 緊急下架閉店
【中國鞋網-行業新聞】高價買來的手表很可能就是個“地攤貨”。昨日,一個名為“祥鵬恒業商貿有限公司”的供應商,被爆向幾乎所有的知名電商供應的奢侈品均為假貨,聚美優品、亞馬遜、京東商城、1號店、走秀網、拉手網、美團等都在名單內。
對此,被點名的電商平臺紛紛向北京晨報記者發來聲明,稱已將該公司網店關閉,并將嚴肅處理,對消費者則采取無條件退貨服務。
更令人擔心的是,這很可能僅是冰山一角,大量的“祥鵬恒業”還披著馬甲在各平臺上賺錢。
造假產業鏈:“奢侈品”成本僅數百元
祥鵬恒業主要經營Armani(阿瑪尼)、Burberry(博柏利)、 Dior(迪奧)、Hermes(愛馬仕)等世界知名奢侈品品牌,涉足的品類包括服裝、箱包皮具、珠寶、眼鏡、化妝品、香水、紅酒等。
這 些商品全部都是在中國南方生產出來的仿品,成本僅為數百元。而能證明這些奢侈品是“海外購”產品的海關關單,均系其用PS軟件偽造。就是這樣一家皮包公 司,通過假證明順利在各大電商上開店,甚至在聚美優品上還被推到最顯著位置。據報道,這個50人的公司每月流水額高達千萬元。
電商急撇清:祥鵬恒業關店 消費者可退貨
報道在電商群內炸了鍋。
聚美優品表示,祥鵬恒業銷售手表等奢侈品,其所有商品已從第三方平臺緊急下架停止發售,其店鋪已被立即關閉。對購買祥鵬恒業店鋪商品的消費者,將提供無條件 退貨服務。并表示,在針對第三方平臺商戶的資質審查過程中,該公司曾出示完整的營業執照、相關商品授權書、相關貨物進口報關單,以及與多家電商合作的資 料,F在,正在對這家公司的資質、貨源進行徹底重新調查。
而京東商城除了發表類似聚美優品關店和給予退貨的承諾外,還表示對涉假的店鋪進行 重罰。實際上,就在前一天,京東商城CEO劉強東還特意強調,京東現在平臺上的賣家有近3萬個,做平臺3年以來一直膽戰心驚,最擔心品質問題。因此,京東 也做出了比較嚴格的規定,例如商家在京東平臺上出售一件假貨,就可能面臨著100萬的處罰,甚至商家會被罰到倒閉,京東也會把商家資料主動提交給國家工商 總局。而對于發現假貨的部門管理人員,一年內不能升職加薪,如果發現三次,則相關人員都要被開除。
剛剛意氣風發從美國兩大證券交易所歸來的聚美優品和京東,慶功酒剛剛飲罷,就被媒體曝光平臺售賣奢侈品假貨。“假貨門”旋即在消費者和業界引起軒然大波。
聚美優品、京東等電商大肆售賣假貨
報道稱,在聚美優品6月15日那一輪的名品特賣中,鞋包特賣第一欄與第二欄的位置,都是給了兩個號稱“全網最低”與“官方授權正品”的特賣品牌——Armani與Burberry。而隱藏這兩個品牌背后的,正是祥鵬恒業的馬甲。
而祥鵬恒業的營業執照和稅務登記證顯示,這家公司經營項目包含園林綠化服務和化工產品在內多達31項,唯獨沒有售賣奢侈品的貨物進出口以及代理進出口的經營項目。
類似于這樣的供貨商,在其他網購平臺也并不少見,據媒體報道,這些提供一二折奢侈品的公司都和祥鵬恒業一樣販賣假貨。而祥鵬恒業公司同時也在其他電商平臺上銷售,根據公司內部文件顯示,其在國美在線命名為“百納奢品”,亞馬遜則是“恒業奢品”,而1號店平臺上的的網店則干脆為其公司的名字。
目前,京東海外購專欄絕大多數都是一些經京東認證的“海外購”第三方店在出售代購產品,而祥鵬恒業所辦的“百納時尚”正是其中之一。在京東的百納時尚店中,目前在售有600多個產品,包含CK、Armani、Burberry、Prada、Coach等多個奢侈品品牌的鞋、包、衣服等產品。
而當消費者發現問題后,即便撥打電商平臺的服務電話,也會被轉接由假貨供應商處理,即使投訴遠超正,F象,電商平臺們依然置若罔聞,針對第三方看似嚴厲的條款在這些公司面前千瘡百孔,成了擺設。
“聚美,唯品會,一號店,京東這些都宣傳說是真品,結果卻是劣質假貨,讓人怎么再放心在上面買東西!”有消費者不禁感嘆。
第三方平臺商戶售假 奢侈品是假貨重災區
失去消費者信任的電商,無疑將死路一條。
聚美和京東昨日也針對此事迅速作出回應,都表示已經對祥鵬恒業進行了關店處理,針對在該店鋪購買了商品的消費者,可無條件退貨。
聚美方面表示,在公司針對第三方平臺商戶的資質審查過程中,該公司曾出示完整的營業執照、相關商品授權書、相關貨物進口報關單,以及與多家電商合作的資料。我們正在對這家公司的資質、貨源進行徹底重新調查。不排除根據最終調查情況,對“祥鵬恒業”采取相關法律措施。
京東相關負責人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京東將假貨作為公司的死敵制定了針對涉假賣家、公司相關責任人的嚴厲處罰措施。2014年以來,京東一直不斷加大對平臺商品的抽檢力度,每周抽檢不少于三次,且抽檢覆蓋全部品類。
但即便如此,假貨依然出現在聚美和京東的平臺上。作為電商平臺,對于第三方平臺資質審查上的失誤以及合作商戶業務流程上的漏洞,聚美和京東無可回避。
從曝出假貨的情況可以看到,出現假貨的都是電商的第三方平臺商戶,并且,奢侈品是假貨重災區。
品類擴張壓力大 假貨門重創電商
事實上,如果了解了整個產業鏈的情況,就會理解電商出現奢侈品假貨的現象。
奢侈品電商行業最大的尷尬就是貨源延伸出的問題——從品牌商處拿不到品牌授權或基于奢侈品本身的稀缺性導致拿不到足夠的貨量。拿不到正規授權時,只能充斥假貨,導致遭遇消費者和品牌的雙重追擊式投訴;即使拿到授權,品牌商往往也拿不到足夠的貨量,無法滿足消費者在購買量方面的需求。
而美妝起家的聚美和3C起家的京東以及主打百貨的1號店,之所以會蹚奢侈品的渾水,無外乎是品類擴張的壓力。
在聚美上市之時,就有分析指出,對聚美優品來說,上市也是幫助其在未來脫離單一美妝行業局限性的機會。當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時,靠單一市場無法有足夠的安全感。這種“不安”在垂直電商領域尤為突出。
該分析稱,沒有人愿意固守一個行業,即使這個行業非常賺錢。上市之后,擁有更多資金的聚美優品一定會進行品類擴張,陳歐或許會考慮占領更全面的女性市場,完成更廣泛的布局。
而匆忙的品類擴張,尤其是在貨源問題嚴峻的奢侈品領域的擴張,讓聚美和京東匆忙間摔了跟頭。
聚美方面表示,“我們既是一家高速發展的公司,也的確是一家年輕的公司。如何保證手表等新開拓貨品的質量,此次問題將成為我們永遠的警誡”。
京東也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將進一步對平臺賣家進行嚴格梳理,對入駐商家進行更加嚴格的資質審核,升級各項監管措施,盡最大努力杜絕假貨的出現;同時,如果發現第三方平臺上有商家涉假的苗頭,將聯合工商部門的力量,對假貨進行查抄。
雖然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分析師莫岱青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認為,電商售賣假貨應該是個別行為。但這種個別行為給電商整個行業帶來的重創可想而知。
假貨可以下架,黑店可以關閉,但平臺信譽因此受損,對于電商來說,就是最大的劫數。(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合作媒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