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電商逆襲崛起 寺庫獲1億美元融資
這已是寺庫獲得的第四輪融資。寺庫CEO李日學表示,本輪融資將主要用于寺庫全球化戰略布局,以及海外業務的擴張。
寺庫的高額融資,無疑給當下的垂直電商市場注入一劑強心針。自2012年起,大量垂直電商網站紛紛出現業績下滑、倒閉、并購等事件—麥考林、凡客、好樂買便是明顯的例子。然而進入2014年,垂直電商似乎開始回暖。融資、上市、高估值的新聞頻頻出現。
“應該說,消費者行為的變化使得垂直電商眼下出現了新的機會。”商派網絡副總裁計三勇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過去,消費者看重的是電商渠道的快捷與廉價,但現在,人們越來越在意網站能否帶來額外的價值。這種情況下,那些服務于細分群體的網站,會迎來顯著的增長。
模式之辯
在近幾年的電商創業熱下,奢侈品電商曾如雨后春筍般蓬勃興起。然而,似乎天生缺乏電商基因,不少奢侈品B2C網站在高調亮相后不久,便爆出轉型、倒閉、并購的新聞。從2011年開始,資金短缺、裁員風波、結構收縮等問題便一一浮現。
據悉,品聚網、佳品網、呼哈網等以奢侈品為定位的網站近兩年紛紛遭遇倒閉。就連大名鼎鼎的尊享網也未能幸免,要知道,它在上線一個月時,就獲得軟銀賽富的投資。
有業內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這些網站倒閉的背后,貨源問題一直是奢侈品電商持續壯大的掣肘。盡管國內的奢侈品消費十分旺盛,但各大品牌商并不愿意因電商而拉低自身的形象,也不希望電商渠道威脅到自身的價格體系。為了保持產品的稀缺性,品牌方面對渠道進行十分嚴格的把控,不會授權給網絡渠道。而國內的奢侈品電商,無外乎采用的是代購、國外買手搶購等方式運作。一些聲稱聯合商家的網站,大多則是與品牌代理商合作,不能保證貨源。
換言之,雖然奢侈品銷售具有可觀的利潤空間,但網站因拿不到品牌授權而導致貨源不穩定。與之相應的是,各種關于假貨的的擔憂與投訴絡繹不絕。
此外,奢侈品的高端定位與電商低價快捷的屬性南轅北轍,購物體驗的確實很難滿足高端用戶“享受尊貴服務”的訴求。另一廂,價格的制約也是壓在奢侈品電商身上的另一座大山。
正因為此,奢侈品電商甫一出現,便遭到各種質疑。成立于2008年的寺庫,同樣對單純的網售奢侈品模式持悲觀態度。據悉,寺庫并沒有將自身定位于“奢侈品電商”,而是瞄準“高端消費者服務平臺”,即打通奢侈品購買、鑒定評估、售后保養、二手流通的全產業鏈。
具體說來,寺庫的業務涉及奢侈品網上銷售、實體體驗會所、奢侈品鑒定、養護服務等。這樣的定位,使得寺庫不必像其他奢侈品電商網站那樣花大量精力去進貨囤貨,同時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線下體驗的難題。目前,在寺庫銷售的奢侈品貨源有三種:用戶寄賣的貨品、代理商的貨品與品牌商的貨品。與之相應地,寺庫通過收取10%~15%服務費、代理抽成以及品牌扣點來盈利。
眼下,寺庫在北京、上海、成都、香港、東京等地建立了實體會所,米蘭、紐約和巴黎等國外城市的會所正在籌備中。公開數據顯示,寺庫目前已擁有約 300 萬會員,線上的平均客單價為8000 元,線下平均客單價則達到 15000 元。去年全年,寺庫的交易額大約在 10 億元。
除了寺庫外,另一些此前主打奢侈品概念的網站,也在嘗試擺脫貨源難題,朝全品類時尚平臺的方向轉型。以走秀網為例,公司目前已獲得包括eBay、韓國最大購物平臺Gmarket、美國時尚電商KarmaLoop在內的50家左右的品牌或平臺授權。在合作中,走秀網相當于海外品牌或平臺商在國內的服務解決方案提供商,負責包括運輸、退換貨、客戶服務、開拓新用戶市場等所有事項。
在計三勇看來,奢侈品周邊市場的機會很多,在解決貨源的基礎上,網站所提供的服務鏈越長,對用戶的粘性也就越大。這種情況下,單個用戶對網站持續貢獻的價值也較多。“這類服務于細分群體、服務鏈較長的網站,生命力都比較強。相比之下,那些只是賣打折促銷產品的網站,就很難生存下去。”
垂直電商突圍
與寺庫的高額融資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從2012年起,垂直電商便面臨著一片唱衰聲。
一邊是巨頭的擠壓,另一邊是轉型的無力與用戶的流失,對垂直電商而言,風投進駐、規模膨脹、品質失控、資金斷裂似乎成了一條躲不開的道路。
不過進入2014年,這種情況似乎開始扭轉:先是聚美優品赴美上市;之后唯品會在資本市場大放光彩,股價超過200美元,市值突破100億美元;如今寺庫宣布完成1億美元融資。高估值、上市、融資、轉型……一系列消息似乎表明,垂直電商迎來了第二春。
有業內人士稱,目前生存下來的垂直電商,基本可以分為兩種類型:第一種是品牌電商化,如凡客、大樸、初刻等;另一種是渠道電商化,如唯品會、聚美優品、酒仙網等。
“在大平臺做不好的領域,這些垂直電商才有機會。”計三勇稱。在他眼里,目前經營不錯的垂直電商,大都具備幾個特點:重復購買率高、客單價高、服務鏈長。更重要的是,它們不單是賣產品,而是將產品與內容、線下活動結合,通過與消費者的互動提供額外價值。
“比如,一些生鮮網站不僅賣食材,還普及健康膳食與營養的知識。另一些酒類網站會向用戶介紹各種酒的歷史背景,而不僅僅是賣一瓶打折的酒。”計三勇稱,“相比之下,如今的大平臺提供的是貨架式服務,通過引流獲得消費者,消費者購買之后馬上就離開了。如果垂直網站能夠吸引和聚集特定消費群,就可以獲得巨大的潛力。”
事實上,垂直電商的模式也并非一成不變。傳統的垂直電商往往是“給所有人賣一類東西”,比如針對所有人賣書,賣鞋,賣服裝等。但如今,越來越多的網站開始為某一個細分人群服務,而非僅僅賣某一個類目的產品。比如,有的垂直網站專門向潮人出售智能硬件,還有些網站專門向寵物愛好者出售寵物用品,或是向“森女”出售鞋服箱包等。
“每一個消費群,都是以某種特質來做區分的;網站需要從以賣家為中心,轉向以消費者為中心。”計三勇表示。(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合作媒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