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電商行業頻頻倒閉 如何突破瓶頸尋求新發展?
【中國鞋網-要聞分析】奢侈品電商尊享網倒了。這家成立不到3年,曾經聲名顯赫,上線1個月就獲得賽富亞洲基金的千萬美元投資的網站居然沒有撐住。品聚網、佳品網、呼哈網等等以奢侈品電商為定位的網站在這兩年紛紛倒閉,而這些網站此前的崛起都得到了不少風投的青睞。
奢侈品電商潛力巨大?看上去很美
據中國國際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提供的數據,2013年奢侈品電商的交易規模為208.2億元,同比增長34.8%;2014年全年預計達到274.3億元。與此同時,目前中國奢侈品在線銷售僅占奢侈品整體銷售的3%,不到發達國家的1/4,依然有巨大的潛力。
這讓筆者想起了一個經典的偽命題,“中國有13億人,市場巨大,每個人給我1塊我都能賺13億”,即使是1塊錢,為什么你就就能保證多數人就愿意給你不給別人呢。所以猛地一看,雖然今年奢侈品電商交易的預測數據令人振奮,但實際上奢侈品電商們的日子真的好過么?
奢侈品電商兩年倒了4家。尊享網倒了,這家成立不到3年、曾經聲名顯赫、上線1個月就獲得賽富亞洲基金的千萬美元投資的網站居然沒有撐住。尊享網多個域名如今均無法訪問,其官方微博自2012年9月24日起便再沒有更新,投資方賽富亞洲方面目前也未對此事作出回應。無獨有偶,品聚網、佳品網、呼哈網等等以奢侈品電商為定位的網站在這兩年紛紛倒閉,而這些網站此前的崛起都得到了不少風投的青睞。拿到投資,只證明你被某個投資人認可,并不代表已經被市場認可,也不代表已經成功。
再不解決貨源就晚了
多數奢侈品電商一般通過品牌商的代理渠道或者通過招聘買手代購的模式獲取貨源,一方面電商難以獲得品質優秀的貨源,另一方面與線下商家成本基本趨同,外加線上的宣傳成本,利潤大減,而太高的價格根本吸引不了客流。當前雖然也有奢侈品品牌在網上開店,但是都是線上線下同價的旗艦店形式,因為奢侈品并不想靠走量低價損害自己的形象。因此,很多號稱網上銷售奢侈品的網站,只能通過其他渠道而不是奢侈品的授權來獲得商品。而這就是導致貨源無法保證的重要原因。
此外類似京東阿里等大平臺也是小網站巨大的威脅。數據顯示,雅詩蘭黛天貓旗艦店5天的銷售額接近700萬元,開業第一天銷售額為300萬元,相當于該品牌單個專柜一個月的銷售額。百度、阿里巴巴和騰訊“三巨頭”占據了互聯網80%流量的來源,而國際大牌也會看流量來選擇合作伙伴,這對于小網站不是好消息,好的結果要么被收購,否則最后或許只能關門走人。
隨著中國的開放化越來越高,消費者接觸到奢侈品的渠道遠不止是實體專賣店,他們可以通過全球互聯網了解產品信息和價格。同時,越來越多的人走出國門,海外市場是中國人消費奢侈品的重要陣地。單純的線下門店或單獨的線上網站都不足以支撐一家奢侈品平臺的發展。
要么轉型,要么死?
天貓正在打破其時尚戰略,戰術上不斷引入國際一線大牌、時尚潮牌入駐。4月23日,國際大牌Burberry正式入駐天貓,隨后英國時尚潮牌ASOS加入,一個月后雅詩蘭黛宣布和天貓合作,并確認天貓為其中國唯一授權銷售正品的第三方電商平臺。一邊是京東、阿里巴巴如火如荼的電商大戰和上市盛況,一邊卻是專營的奢侈品電商網站頻頻爆出關門走人的消息。近兩年來奢侈品電商網站大多命運多舛,要么已經倒閉,要么選擇了痛苦的轉型。
比尊享網成立還早的走秀網,最早也是瞄準奢侈品電商路線。與尊享網類似,貨源問題依然是走秀網最大的癥結。2012年,走秀網的假貨問題開始被媒體大量披露。經歷了“Gucci假貨投訴門”,走秀網天貓旗艦店最終以關閉收場。而后,走秀網將重心調整到全品類的商城模式,勉強支撐了下來,奢侈品只作為其中一個獨立的品類。
奢侈品電商固然有誘人的一面,但靠奢侈品的電商專營之路支撐起一個公司,或許值得商榷。回到本文開頭筆者談到的經典的假命題,只有找到了合適的商業模式,只有具備了完整清晰的供需鏈條,挖掘出“每個人給我一塊錢”的方法,才能使奢侈品電商行業走得更遠。(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合作媒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