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縣長大會”:小縣城 大電商
【中國鞋網-電商頻道】7月3日早上,阿里巴巴位于杭州西溪的總部大門,被人流圍得水泄不通。
“報名參會的各路縣長們,太多了,加上他們的同事,一共來了幾百號人。”一位阿里員工對中國經濟時報表示。正因如此,業界對7月3日舉辦的首屆中國縣域經濟和電子商務峰會戲稱為“縣長大會”。
縣長們的熱烈反應,背后是電子商務的縣域熱效應。
縣域電商新玩法
被外界稱為“核桃書記”的李祥來自甘肅成縣,其地盛產核桃。李祥活泛運用互聯網資源推銷本地特產。截至2013年11月底,僅通過成縣電子商務協會銷售的鮮核桃就達340噸,干核桃90噸,其中30%銷售收入來自線上。
相對以食品、手工制品等農村土特產為主銷的縣,以非農特色產業見長的縣則表現出另一種景象。在阿里研究院發布的“電商百佳縣”中,義烏的小商品、清河的羊絨、常熟的服裝、晉江的鞋等,都以當地特色產業集群的優勢產品高居榜單。
在這波政府推動農民觸網經商的浪潮中,曾經名不見經傳的山東曹縣,以演出服裝為突破口,在淘寶一舉成名。曹縣丁樓村成立了淘寶產業商會,引導280多戶村民從事淘寶行業,把村里的演出服飾賣到了美國唐人街。
如今,在丁樓村,九成以上村民成為淘寶店小二,周邊鄉鎮配套服裝加工企業超過了60家。去年,曹縣僅大集鄉就實現網上銷售額近2億元。目前,大集鄉正在推動向淘寶產業園區化發展,準備建立演出服飾“電子商務經濟園區”。
“與早年農民自發上網開店不同,近年來村鎮電商明顯呈現出成組織化、規模化的特點,究其原因,是縣級政府有組織地建構產業鏈,探索新玩法。”阿里巴巴副總裁葉朋表示。
助農新能量
“我感覺農村,特別是農產品的電子商務,春天已經來了。”湖南供銷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總裁曾鳴介紹,從2009年開始,他們就在組織農副產品的進城,開始嘗試網上銷售。今年4月,曾鳴開始了淘寶網特色中國湖南館的運營。
曾鳴認為,通過電子商務的模式,把更多的經濟收入留在農村、鄉鎮、縣里,使之更有能力去維護好的生態和環境;另外一方面,通過電子商務,把海量的商品用廉價、便捷的方式,帶到廣大的農村,農村的實際消費能力也將大幅提升,這是一個良性循環。
“通過新的渠道,現在農產品面向的消費群體,輻射面比以前大很多,這就會影響整個生產方式。”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張曉波分析,以后,專業化將成為趨勢。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巡視員謝揚認為,從農產品流通角度來講,電子商務帶來的是產品流通扁平化、農產品交易方式公平化和農產品產銷銜接的新秩序,以及農產品對稱信息透明化,這四個方面為農產品生產和市場主體注入了一種新的能力。
縣域經濟特點
縣域經濟發展的趨勢和今后的走向也是縣長們最關心的問題。峰會上,葉朋和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姚洋以脫口秀的形式發布了中國縣域電子商務發展微報告。
葉朋指出,2003年到2013年十年間,我國縣域電子商務的發展經歷三個階段:2003年—2005年的起步階段,縣域網商數量少、增長緩慢;2006年—2009年的小規模增長階段,縣域網每年新增規模擴大,增長提速;2010年至今的規模化擴張階段,縣域網商每年新增規模明顯增長。縣域網商的發展和淘寶網的發展階段大體一致。
報告分析,近年來,縣域電商已從以江浙代表的華東“單一區域增長”為主,轉向華東、華北、華南、華中“多極增長”新階段。從2010年開始,江浙網商雖然仍然保持快速增長,但比例合計占比首次跌破50%,同期華北、華南地區增長尤其明顯。2013年三區域合計占比接近30%,其中河北、廣東、河南分別是三個區域的主要增長來源。
“阿里巴巴的最大價值,不在于它實現了多少線上交易額、擁有多大的用戶規模,而是它的社會價值,包括解決數以百萬計的社會就業、推動傳統產業升級、成就了形態多樣的電子商務服務業等,阿里巴巴很好地闡釋了‘社會型企業’的含義。”姚洋表示。(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合作媒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