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朋友圈“售貨” 成本較低擴張較難
【中國鞋網-要聞分析】發展容易管理難,據泉州鯉城工商部門相關人士介紹,此前他們有專門針對網絡購物出臺相應的管理政策,網購消費者一旦發現產品問題可向當地的工商部門投訴,他們內部會將投訴轉交到網店所在地的工商部門。如今面對私密性更強的“微信店”,消費者的維權難度更大。況且有些“微信店”出售的并不只是一類產品,有時是衣服有時是化妝品有時是水果,一旦出現糾紛,維權難在所難免,當然還是建議市民交易時盡量留下相關的憑證。
作為微信生態圈的締造者騰訊而言,同樣看到了潛在的維權危機。為此,他們于日前發布消息稱將對個人微信號的聯系人數量進行限制。業界分析認為,此舉便是為了遏制瘋狂的“微信店”發展態勢。“生態圈已然形成,監管還是要還給市場。”蘇靜說,她認為“微信店”運營只能走“小而美”的格調,規模化運作必須上升到公眾號及其他微商城的立體式運作層面,到那個級別時監管就顯得較為容易了,而大量的小店往往是一人一店或是兩三人一店的方式存在。解決的是基層的就業創業問題,出售的商品也圍繞朋友圈的定調走個性化路線,消費的基礎也建立在經營者個人的信譽上,能否做好、做久考驗的是產品更是為人。騰訊大可不必著急限制發展。
在談及哪些“微信店”較易生存時,蘇靜認為產品的選擇十分重要,不能找價格透明性太高,太規模化的商品,比如閩派男裝就不適合微信圈內銷售,因為他們店鋪數以千計,線上平臺也很多,很容易對比價格。必須保證中間有足夠的利潤空間,另外價格方面也要以小資人群為起點,確保利潤率,產品選擇上則無需太多局限,可以圍繞朋友的需求點出發,比如喜歡名牌產品的朋友對于一斤幾十元上百元的櫻桃就會感興趣。她強調認為,開店者多了,競爭多了,朋友間的交叉也多了,時間一久從價格及質量上自然會形成對比。“開起來容易,放棄也同樣容易,這陣風自然會刮,可是要想熄滅也是分分鐘的事情。”蘇靜認為,只要交給市場自然會有結果。
微信已經以一種生活方式存在,有人統計過都市人每天看微信的時間已經平均超過1小時,微信上可以分享自己的思想,可以溝通朋友間的友誼,甚至可以賣東西。就在品牌企業積極運作公眾號、服務號吸引客戶粘性,推廣微購物商城的時候,更多直接在微信圈里發布商品售賣的小賣家卻如雨后春筍。從蛋糕到鞋服、化妝品,從小資情調的時尚服飾到遠渡重洋的海外代購,幾乎每個人身邊都會有幾位“微信店”老板。日前,騰訊正在以限制好友數量的方式試圖規范這些“微信店”,業界不同的看法認為,微信已然形成生態圈,大樹林立之余這類野花野草肯定有其生存價值,優勝劣汰更有其自然規律。“微信店”的興起勢必也會影響到原本淘寶小店的客流量。
“下個月,消費者將可以在淘寶的‘特色中國’頻道上通過‘福建館’購買當地的特產。”日前福建省商務廳電子商務處相關負責人馬國武說。據悉,淘寶特色·福建館(以下簡稱“福建館”)經過前期的緊張籌備,目前各項工作已基本就緒,將于6月中下旬上線試運營,并計劃于今年9·8期間正式開館。
據介紹,中國特色·福建館的搭建,主要是為了讓福建特色產品生產經營企業拓展網上銷售渠道,借助淘寶網銷售平臺,擴大福建產品銷售,提高福建產品市場知曉度和占有率。自福建館項目確立以來,福建省商務廳與淘寶網“特色中國”積極聯手推進完善福建特產、生態農產品、旅游文化產品網絡銷售平臺搭建工作。5月5日,淘寶網“特色中國”總監張進先生一行來閩考察,雙方就福建館的籌備和運營工作做了進一步交流。
相關人士介紹說,淘寶網“特色中國”是一個按區域劃分集中推廣全國各地農特產品和地方特色產品的電子商務平臺,希望能聚合淘寶網的網絡流量、福建省的特色資源和地方政府的支持等優勢,將優質優價的閩貨推廣到全國。福建省商務廳將督促福建館運營方福建省商業集團嚴格把控商品質量,努力提高服務水平,使福建館成為福建商品網絡總經銷的重要手段。淘寶方面表示,福建特產資源十分豐富,每個地區都有極具自己地方特色的農特產品,通過區域性的開發可以有助于帶動整個福建的經濟效益,也幫助更多的地方特色通過網絡的方式遠銷全國。據了解,淘寶網“特色中國”打造的是原汁原味的當地特產和當地生活,充滿了地方特色和地域風情。在運作模式上,淘寶網特色中國致力于形成政府、運營服務商和平臺的“1+1+1”運營模式。即政府在品質監管和食品安全上做好背書,并且給予政策扶持;運營服務商則是做好銷售和推廣,包括頻道、營銷策劃以及客服體系;平臺則做基礎的流量,包括搭建產品庫、商品和賣家管理模塊等。
此前福建省商務廳下發《關于支持淘寶網“特色中國福建館”建設的通知》中表示,福建館招商主要從本地區的“三品一標”產品(有機產品、綠色產品、無公害產品、地理標志產品)、老字號產品、中國馳名及省著名商標產品、各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產品和特色工藝美術品中進行篩選和推薦。福建館的落成使福建特色企業借助淘寶網平臺商業流量“抱團”開展網上推廣營銷,將成為福建特色的重要交易與展示平臺。相關的工作正在有條不紊地推進當中,早報也將繼續跟進了解福建館的相關運作情況。
▲ 微信群里的各類商品十分豐富
淘寶將開“福建館”
主推家鄉特色產品
有人以“瘋狂”二字來形容現在的微信營銷,更有報道稱自己的朋友圈里有超過半數的人在推送產品銷售。在泉州“瘋狂”的形容顯得有些夸張,日前,記者對身邊十位微信朋友發出調查顯示,朋友圈內經營銷售一般只占微友總量的10%左右,而且這些小店主每天推送的也并不只有商品,交友分享的功能依然存在。超過半數的朋友對于“微信店”并不排斥。
“最近幾個月售物的微信朋友有增多的趨勢。”林小姐說,她共有500左右位好友,以前只有一位朋友通過微信在賣海鮮,近兩三個月時間里,海外代購化妝品、兒童潮服的銷售都漸漸多了。說實話,因為都是朋友,而且上面的東西看起來也不錯,價格更是有優惠,有空還是會瀏覽一下,看到喜歡的也會買,沒空就視而不見。
了解發現,在泉州朋友圈活躍的“微信店”里,食品類的產品大多是自營,而服飾或代購貨品卻是與別人聯營或是以充當下線的方式存在。“每個月只能賺兩千來元,主要就是補貼家用。”阿芳說,自己要在家帶孩子,別的工作根本沒法做,正巧朋友有廣州時尚服飾貨源,于是就當起了朋友的下線,和朋友一樣在自己的微信圈里試著賣鞋服、飾品及包包。貨源在朋友手里,賺到的只是小幅度的差價。另外,隨著“微信店”的興起,各類提供微微賣、口袋購物的第三方供應商也多了起來,由微信跳轉到上述平臺的軟件開發方興未艾。記者了解到,最便宜的微信網站模板只需要2000元,而根據功能和規模的不同,微網站的建站價格從3000元到5000元不等。
現象
朋友圈里賣東西泉州漸熱
為何這類“微信店”會成燎原之勢呢?“因為各項成本低。”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微信未流行之前,在淘寶上開個小店雖然不用交費,可是起碼的各項認證還是要的,吸引流量還需要參加類似直通車之類的推廣,有時甚至要通過刷單來讓自己的店鋪排名前置,以此來獲得皇冠等信譽級別吸引流量,數以萬計的淘寶店里讓后進的小賣家很難有生存空間。“賣了半年,只有前一個月依靠向朋友推送送了一二十件童裝,后面幾個月不想花錢推廣,銷售額就接近零了。”蔡女士說,此前向開童裝企業的朋友拿貨到淘寶賣,最后不了了之了。如今她轉型到手機微信朋友圈里賣童裝,“圖片直接轉發,客服的對象也是朋友,也不用參加什么直通車,客戶購買率還高。”蔡女士認為,只要保證產品質量沒問題,對得起朋友,尋找到朋友圈喜歡的調性產品,當個“微信店”老板還是不難的,各項成本都低。
“貨源的把握是關鍵。”營銷專家蘇靜認為,“微信店”的好處在于縮短了貨源與顧客的距離,中間的經驗商、電商平臺的管理費用等全不用,把最大的利潤拿出來讓利給顧客。有些打造三明治、蛋糕、生鮮、水果等商品的店家甚至連快遞費都自己賺,因為服務的區域比較窄。沒有庫存,低成本運作,只要自己的信譽還行,只要自己服務態度好,便可以賺取原本要貢獻給商場或天貓淘寶的鈔票。
分析
低成本嫁接生產商與顧客
管理
依靠信譽優勝劣汰(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合作媒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