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埔海關破獲案值60億元特大皮革走私案
【中國鞋網-國內動態】橫跨全國15個關區,涉案案值60.9億元,偷逃稅額近10億元。記者近日在黃埔海關采訪了解到,該關在海關總署部署的“綠風”專項行動中,摧毀一個特大走私皮革犯罪網絡,打掉犯罪團伙11個,抓獲犯罪嫌疑人89人。據悉,該案系建國以來海關查獲的最大皮革走私案。
層層轉包瞞報通關信息
“2013年7月25日,關稅部門的風險提示和一條群眾舉報引起了我們的警覺。”黃埔海關偵查處副處長呂成文向記者介紹說。隨后,黃埔海關立即對關區皮革進口數據展開分析,發現惠州某公司、深圳某公司申報進口的藍濕羊皮價格明顯低于市場價格,可能存在低報價格走私風險。
黃埔海關迅速抽調精干力量,開展摸查工作。很快,香港某物流公司浮出水面。該公司除了在黃埔關區的沙田口岸進口“藍濕羊皮”外,同時還在老港廣裕碼頭進口“牛皮革”,申報價格均大幅低于市場價格。
辦案人員順藤摸瓜,經過二個多月的調查,發現與香港某物流公司相關聯的深圳某物流公司,以及東莞某物流公司涉嫌從事皮革走私。
調查人員發現,上述香港、深圳、東莞三家物流公司,經常出入國內皮革市場,以及皮革展銷會進行攬貨,并對收貨人承諾有辦法低價包稅幫助通關。
上述三家物流公司攬貨后,將在國外定購的貨物先運至香港,然后在香港進行拆柜、重新拼柜、貼標、裝箱,為下一步瞞報通關信息做準備。如,走私分子經常將價值高的貨物放到集裝箱里部,價值低的放在外部,以此低報價格。三家物流公司為了切斷證據鏈,規避風險,基本不直接參與國內報關,而是將貨物以更低的價格再轉包給其他“二包”公司,而“二包”公司因為拿到的包稅價已經很低,只能通過制作虛假單證,偽報原產地、低報價格等手法向內地海關報關,以獲取利潤。
由于受產地、規格、品種、加工工藝等因素影響,牛羊皮價格存在差異。走私分子便鉆空子,如,將歐洲皮革偽報成印度皮革;將8-9美元/公斤的皮革,報成1美元/公斤,低報價格達80%以上。
涉案公司作案手段基本鑿實。黃埔海關遂成立了打擊皮革走私的“鐵拳”行動專案組,從成千上萬的信息數據中梳理出活躍在廣州、深圳、東莞等地的11個走私團伙、多名嫌疑人以及參與走私的收貨人。
2014年3月5日凌晨,“鐵拳”行動打響。98個部署在廣州、東莞、深圳、佛山、汕頭、茂名、江門、天津、保定、呼和浩特等地的行動組同時展開抓捕行動。當日上午8時,全部涉案人員到案。
經查,從2011年至案發,涉及15個關區的11個犯罪團伙,涉嫌走私皮革案值60.9億元。
皮革走私危及國內畜牧業
據辦案人員介紹,走私牛皮除了偷逃國家稅款和擾亂正常貿易秩序之外,對我國農產品加工業和畜牧業均造成影響。這些皮革通過走私進口流入市場之后,便會對國內皮革產生較大的沖擊,直接影響到我國的皮革加工業和畜牧業的發展。
此外,走私牛皮還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對環境的污染。據統計,我國現有的皮革加工業每年產生近1億噸的廢水,這些高濃度的有機廢水,毒性很大,對土壤、水體和農作物危害很大,有強致癌性。為此,我國對皮革加工準入門檻較高,需要農業部和環保部門的許可才有資質。但走私進口牛皮流入市場之后,大部分進入了一些不具備生產加工資質的小企業,從而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環境污染。
特別是有可能對公共衛生安全造成影響。就本案而言,目前查清的走私手法除了偽報數量、低報價格外,還有偽報原產地的行為。不排除一些走私分子,將來自疫區的皮革蒙混進境,勢必對公共衛生安全造成影響。(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合作媒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