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掀起環保風暴 重污染企業將何去何從
【中國鞋網-節能環保】近日,浙江省各地市陸續公布關于限期完成印染造紙化工行業年度整治工作的通知。在這些亟待整治的企業名單中,涉及多家上市公司。
據浙江省統計局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前三季度,浙江全省生產總值2619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去年同期增長8.3%,增速與上半年持平,工業方面,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8455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8.6%,增幅比去年同期回升2.7個百分點,發展勢頭漸顯抬頭之勢。同時,這些各地工業區的環保整治或與當前嚴峻產能過剩有關。
就杭州而言,杭州市發改委最新公布的《2013年1-8月經濟形勢分析》顯示,部分行業產能過剩。特別是塊狀經濟特征比較明顯的紡織化纖、光伏等行業,產能過剩導致低價競爭十分普遍,引起行業內部分企業停工停產。據監測,51.7%企業反映行業“同質化”,主要靠低價競爭訂單。
根據浙江省重污染高耗能行業整治會議要求,今年浙江要完成造紙、印染、化工等行業的整治工作任務并通過驗收,未在規定時間完成整治任務的,一律責令停產整治。其中,印染、造紙企業在6月30日前完成整治任務并通過驗收;化工企業在6月30日前完成整治任務并申請驗收。
根據通報,浙江臨海市的化工行業整治進度在21個重點區域中排名靠后,需要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在這些需要完成整治任務的企業名單中,包括海翔藥業、華海藥業、仙琚制藥、永太科技,以及處于IPO(首次公開募股)預披露階段的九州藥業等公司。
今年浙江省掀起的這場環保風暴,始于2011年的那場“血鉛事件”。當時事件發生后,浙江省政府提出,希望3年后,從根本上解決鉛蓄電池、電鍍、印染、造紙、制革、化工六大重污染行業引發的環境問題,并將上述行業的整治編入《浙江省十二五時期重污染高耗能行業深化整治促進提升的指導意見》。
鉛蓄電池和電鍍行業的整治已于2011年和2012年收官,當時,浙江德清和臺州血鉛事件爆發后,短短100天里,湖州市314家鉛酸蓄電池企業被關停了245家。在那場席卷浙江的環保風暴中,九成多鉛酸蓄電池企業停產。
根據原計劃,浙江針對印染、造紙、制革和化工等行業的整治始于去年。以化工行業為例,2013年年底前,所有擬原地保留的企業完成整治并通過驗收。2014年年底前,其他企業基本實現搬遷入園(工業集聚區)整合發展。2015年年底前,浙江省現有化工企業特征污染物排放總量在2010年基礎上削減20%以上,全行業單位產值排污量在2010年基礎上降低30%以上。
然而,這些事關地方經濟命脈的產業,整治起來似乎并不理想。今年年初,臺州市溫嶺鞋廠“1·14”大火,造成16死5傷,過火面積達到800多平方米。隨即,浙江省政府一怒之下關停了溫嶺轄區內6000多家制革企業。
環保整治是一把雙刃劍,在大量作坊式小廠被關停的同時,一些優秀的企業則受益匪淺。過去一年,受環保部門對染料行業整治力度加大影響,浙江紹興大量染料企業被關停,染料市場出現產品供應緊張的格局,染料產品價格也出現波段式上漲。以浙江龍盛為例,該公司主營的分散染料和活性染料,一年的銷售均價上漲超過五成。(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合作媒體:
- 上一篇:浙江省永康市5人因企業排污不達標被刑拘
- 下一篇:提倡低碳生活方式 從以下二十條做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