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國際營收不及國內1/7 去年增10%
【中國鞋網-電商頻道】5月7日消息,阿里巴巴集團周二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的IPO招股書中披露了其國際業務的增長情況。2010、2011、2012和2013財年,阿里巴巴集團來自國際商務業務的營收分別為人民幣26.2億元、34.33億元、37.65億元和41.6億元。
根據上述數據計算后得出,阿里巴巴2011年、2012年、2013年相比于前一年的同比增長率分別為30.03%、9.67%與10.49%。
而招股書中同時透露的,阿里巴巴集團2012和2013財年來自中國商務業務的營收分別為人民幣156.37億元和291.67億元,2013年同比增長率高達86.53%。也就是說,2013年阿里巴巴國際業務的營收不及中國業務的1/7,增長速度不及中國業務的1/8。
一位業內人士分析,從上述數據可以看出,2012年阿里巴巴的國際業務的營收增長速度經歷了一次大幅放緩,這可能是由于其旗下阿里巴巴國際站()的傳統的外貿B2B業務增速放緩造成。而2012年和2013年,阿里巴巴國際業務營收增長都保持在10%左右,事實上也是低于外界預期的。
以跨境電商零售為例,目前行業里普遍認可的兩組數據是:電商進口零售方面,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中國海外代購市場交易規模分別達到120億元人民幣、265億元、483億元,744億元,其中2013年的同比增長率為54%。電商出口零售方面,2012年交易額150億美金,占出口總額1.5%;2013年,交易額240億美金左右,同比增長60%。
據了解,目前阿里巴巴旗下國際業務包括外貿B2B平臺阿里巴巴國際站、國際出口零售業務全球速賣通、國際進口業務天貓國際以及淘寶海外。
此前,阿里巴巴旗下國際零售業務“全球速賣通”對外公布的數據顯示,相比于2012年,2013年速賣通整體PV的增長是700%,商品交易和訂單量的增長均超過600%,來自阿根廷、巴西等地的交易量的平均增幅則高達950%。
上述人士猜測,速賣通交易額的大幅增長卻沒有帶來阿里巴巴國際業務的放量增長,可能是由兩方面的原因造成。第一,速賣通的營收能力尚無法和傳統B2B業務相提并論,在阿里巴巴整體國際業務的占比還較小;第二,速賣通實際的增長速度高,新興市場助推力更強勁,跨境零售市場正迎來爆發。
招股書顯示,阿里巴巴目前業務涵蓋零售與批發貿易兩大領域。淘寶、天貓與聚劃算,構成“中國零售平臺”;阿里巴巴國際站和,分別是國際與國內批發貿易平臺;速賣通是阿里旗下的國際零售平臺。
而阿里巴巴集團的收入主要來源于向賣家提供的互聯網營銷服務和從交易額中抽取的傭金。淘寶通過售賣展示廣告、搜索關鍵詞競價等獲得收入,天貓商城、聚劃算和速賣通則從商家的成交額中抽取傭金和收取技術服務費,1688和阿里巴巴國際站通過收取會員費和提供互聯網營銷服務獲得收入。
據了解,阿里巴巴于今年1月悄悄組建了“國際B2C事業部”,旗下業務包括“零售出口”(對應全球速賣通業務)、“淘寶海外”(對應淘寶網的香港、臺灣、新加坡及澳大利亞的業務)和“國際進口”三塊業務(對應天貓國際業務)。這意味著,阿里巴巴正在把國際業務的重心轉移到零售業務上來。(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合作媒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