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紫金山野道種帶刺薔薇 防游人野道登山
【中國鞋網-登山新聞】在野道周邊種植薔薇等帶刺的常綠觀賞樹種,以防止游人踩踏紫金山山體而引發的水土流失。揚子晚報記者昨天從中山陵園管理局了解到,針對紫金山百余條登山野道造成的水土流失的情況,從本月中旬開始,中山陵啟動修復工程,目前通過生態恢復等方式,共修復野道15條,面積逾一千多平方米。
野道種上欏木石楠和野薔薇
昨日恰逢登山的大好天氣,揚子晚報記者一大早就來到了紫金山。前來登山的群眾非常多,記者在紫金山天文臺的西側山坡上看到,在離登山道附近不遠的地方,一條登山野道的路面上被刨出了幾十個坑,而這些坑就將種上具有水土保護作用的欏木石楠、野薔薇等。中山陵園管理局有關人士介紹說,這些即將種上的樹種都是帶刺的常綠觀賞樹種,不僅可以護土固坡,還能起到綠籬的作用,有效地防止游人穿越野道,同時該樹種還是觀賞樹種,可達到美化景觀的效果。
“我們從本月中旬開始到目前已經修復了15條登山野道。”中山陵園管理局人士告訴揚子晚報記者,除了采用種植物綠籬的生物治理方式,他們還首次運用了砌擋土墻的方式來進行水土流失治理,黃澤瀉擋土墻位于野道的下方,高度在2米左右,可以有效地阻止雨天上坡沖刷下來的泥土石塊等,不僅起到了保護水土的作用,還可以有效避免因山體滑坡帶來的安全隱患。
天文臺路沿線生態破壞最重
為了方便市民登山游覽,中山陵園管理局先后修建了六條登山道,也就是市民所說的“官道”。但是,一些游客出于獵奇心理,不按指定路線走,專門在林間行走,結果在林內踩踏出越來越多的“野道”。據不完全統計,目前紫金山大大小小的野道有百余條,對森林的生態造成極大破壞。由于大量行人登山走野道,林間地表植被被踩踏致死,地表黃土裸露,徑流增加,造成水土流失日益嚴重,雨季甚至會有山體滑坡的危險。水土流失造成樹木根系裸露倒伏的現象也日益增多。特別是天文臺路沿線,野道造成的生態破壞現象尤為嚴重。
揚子晚報記者了解到,野道對山體的破壞是非常大的。如果破壞輕、范圍小的話,一條野道的自我修復也要至少幾年。而如果水土流失嚴重,巖石裸露,形成大溝的話,恢復起來則需要相當長的過程,幾十年也不一定能恢復好。(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合作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