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羅鞋服帽類投訴增多 消費者購買前看仔細
服裝鞋帽類投訴有所增加
劉女士在中山街買了一件衣服,回家后發現,該衣服內里襯布不平整,要求店家換貨或者把里布整理好,但店家表示,特價商品不保證質量,不進行退貨。對此,劉女士認為不合理,投訴到工商部門進行調解。
和劉女士的投訴情況類似的是,今年2月,市區的陳先生花390元買了雙皮鞋,穿了半個月后,皮鞋脫皮,陳先生要求店家將皮鞋修好。而店家認為這是陳先生個人所為,但無法出具檢測報告,陳先生向新羅區工商局進行了投訴調解。
近年來,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民花在服裝鞋帽上的消費也隨之增加,這類投訴較往年也有所增加,但是所占投訴比重在所有的投訴案件中也是比較少的。記者從新羅區工商局12315申訴舉報服務臺了解到,去年,該臺共接到服裝類投訴7件,鞋類投訴5件。今年截至3月25日,接到服裝類投訴3件。
鞋服類投訴以質量問題居多
“雖然這類投訴案件不多,投訴的類型也各有不同,但還是有共性的。”新羅區工商局12315申訴舉報服務臺工作人員楊女士告訴記者,服裝鞋帽類投訴主要集中在質量問題、售后服務問題、假冒偽劣問題,其中,以質量問題的投訴居多。
據該工作人員介紹,質量問題包括服裝短期內出現面料起球、洗滌后衣物縮水變形、褪色、開線,鞋類商品“三包”期內出現開膠、斷底、皮面脫色等;售后服務問題包括商家不履行“三包”責任,對出現質量問題的商品,以消費者非正常使用為由拒絕退、換貨等;此外,服裝產地、用料、等級等虛假標示或標示不明確以及假冒、仿冒知名品牌等問題也不容忽視。
消費者購買時需注意維權
“當時購買的時候圖它們便宜或者款式好,如果真要維權又覺得麻煩。”住在市區登高西路的吳女士告訴記者,以前經常在一些小商鋪買衣服或者鞋子,但是買回來發現衣服有開縫或者鞋子脫膠,卻從來都是自認倒霉。而已經是兩個孩子媽媽的肖玉平女士認為,購買的衣物出現質量問題,一定要找到商家理論,她覺得不能花冤枉錢。她說,“無論價格多少我們都是應該享受質量保證的。”
其實,消費者圖的就是買得開心,用得放心。對此,新羅區工商局12315申訴舉報服務臺工作人員提醒,廣大消費者在購買心儀的服裝鞋帽前,要先看清楚服裝、鞋類享有的售后服務以及標識標簽,而在達成交易后,要保存好購物小票以便方便維權。此外,對于過季服裝以及鞋帽,因不能應季穿戴,不易發現問題,導致無法及時維權,消費者在購買前應謹慎并仔細挑選。(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合作媒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