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人本鞋業:專注“膠鞋”三十年
【中國鞋網-品牌觀察】走進位于位于瑞安仙降的浙江人本鞋業,立馬會被滿目的綠色所吸引,這家園林式的公司在過去的幾年中,業績一路飄紅,去年更達到了2億多的產值。他們的制勝法寶在當地已不是秘密:專注于企業品牌建設、一門心思做實業。
藏于流水假山中的車間、百萬打造的綠色園林、露天休閑區……第一眼,人本鞋業像個度假村,走進建筑,一只巨大的休閑鞋模型立于大廳中央,這才讓人恍然大悟:這是一家制鞋廠!
近三十年的成長史,人本鞋業從一家小作坊“出落”到今天的瑞安市工業五十強,可以說一步一個腳印。
“膠鞋不是夕陽產業,而是朝陽產業。”人本鞋業人事部經理劉海彬說。堅持做“純天然”橡膠鞋在當年皮鞋熱的溫州可算是“異類”。然而,無廢氣、無廢水、可循環利用的無污染膠鞋經過了時間的考驗,避免了皮鞋因污染大面臨整治的麻煩,逐漸受到了市場的認可,加上拓寬網上銷售,過去三年產值實現了三連跳。
“前些年,做外貿很賺錢,很多廠找上門做貼牌加工,我們還是專注自己的品牌建設,實現了逆勢增長。”劉海彬表示。
2012年圣誕節,人本鞋業在溫州縣(市、區)十店齊開,如今在廈門、海南等全國各地有30多家加盟店。
除了定位準確外,人本鞋業的文化建設也別具一格。在人本隨處可見跟鞋相關的東西。有年代感的膠鞋海報、鞋票、各式各樣的鞋樣展示等。企業還設有自己的廣播站,工人們可以點歌、送出生日祝福、公布好人好事,員工們說在人本鞋業根本就不怕有小偷小摸的事情,企業氛圍特別好。此外,2011年以來,人本鞋業還投入40多萬,組織6000多名員工學習傳統文化,熟讀三字經、弟子規。
“我們對鞋子的質量檢測把控非常嚴格,一雙鞋子要經過一百多道工序,質檢人員分布在各車間,每天能出檢二十多雙成品鞋。”對于鞋子的質量,劉海彬很是自信。
企業做大了,人本鞋業不忘回報社會。修路、慰問貧困、捐款助人等公益,人本沒少做。“今年打算給結對的農村老人拍全家福,制作成相框送給他們,這是對長年子女不在家的老人們的最大安慰。”劉海彬樂呵呵的說。(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合作媒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