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用品行業觸底反彈 出現回暖征兆
在經歷了2012年的關店潮和量化去庫存后,2013年各大鞋服企業紛紛向終端渠道和訂貨會制度“動刀”,從年報中可以看出,在集體度過2012年的艱難期后,不少運動用品企業已經開始有谷底反彈的苗頭,新一輪的行業復蘇有望今年實現。
敬請關注本期A09-10版財經深度聚焦體育用品企業年報。
戰略調整的陣痛和希望
從關店潮、營業銷售額、凈利潤等年報關鍵數據可以看出,產業在過去一年里伴隨著戰略調整期的陣痛,但也開始復蘇
當下的資本市場,上市公司的2013年報披露已進入了密集期。從關店潮、營業銷售額、凈利潤等年報關鍵數據中可以看出,產業在過去一年里伴隨著戰略調整期的陣痛,但也開始收獲復蘇的希望。
逐漸減弱的關店潮
相信不少人還對2012年的關店潮記憶猶新,面對巨大的庫存壓力、人工成本上漲以及嚴峻的市場大環境等多因素的影響,眾多鞋服企業不斷關閉門店規模的應對方式,頗有壯士斷腕的慘烈。然而,與之相對的是,2013年雖然同樣伴隨著大量門店的關閉,但意義卻已經開始轉變。2013年的關店潮頗有在鞋服行業“批發轉零售”的大背景下,企業更加關注單店效益的意味了。
根據各大集團發布的年報顯示,2013年361度成人服裝零售門市店由8082減至7299間,關店783間,成為幾大品牌中關店數量最多的一家。李寧以減少519家位居第二,2013年李寧系列品牌形象店的店鋪數量為5915家,而2012年李寧全國的店鋪總數為6434家。緊隨其后的是匹克,2013年匹克全國的零售網點數目由2012年底的6483家縮減至6012家,凈減少471家。安踏以減少318家店鋪排在第四,2013年安踏店及運動生活系列店數量共7757家,其中兒童體育用品店881家,內地及港澳FILA專賣店416家。而特步2013年零售店總數為7360家,比2012年總數7510家的門店數量凈減150家,成為去年幾大運動品牌中關店最少的。
同時,年報中的數據也顯示,各大品牌的關店潮主要集中在2013上半年,下半年的關店數明顯減少,其中安踏下半年關店77家外,匹克下半年關店182間,李寧下半年關店109家。
針對這一改變,不少品牌公司都指出關鍵在于企業對終端的整改。如匹克的分銷商數目就由2012年的59個增加至2013年的66個。同時,集團還鼓勵現有的分銷商開設更多的零售網點,使其能更快地對市場的變化做出反應,由分銷商直接經營的網點數目已提升至網點總數的36%。361度也繼續采用獨家分銷的經營模式,銷售包括規模效益、成本效益及更加的存貨控制帶來的好處,目前,361度的分銷商數目為31個,監管著3229個授權經銷商和管理著7299個成人運動服飾零售點。
業績出現回暖征兆
與關店潮一樣,業績也是年報中衡量企業去年經營狀況的一個重要參考數據。而從近期發布的年報中,不難看出不少企業的業績已經出現回暖的征兆。
年報顯示,安踏2013年實現營業收入72.81億元,凈利潤13.15億元,同比下降3.2%;李寧2013年實現全年業績58.24億元,凈利潤虧損3.9億元,與2012年19.79億元的虧損額度相比,虧損面已大幅減少;特步營業收入43.4億元,凈利潤6.06億元,同比下降25.2%;361度實現營收35.835億元,同比下降27.6%,凈利潤2.1億元,同比下降70.1%的降幅成為2013年體育用品行業中“最不賺錢”的企業;匹克實現營收26.13億元,同比下降21.7%,凈利潤2.4億元,下半年的凈利環比2012下半年飆升了117.8%。
其中有一點值得注意,從各大集團的年報中可以看到:上半年的銷售訂單多處于按年減少的階段,下半年,特別是第四季度則成為發力增長的一個重要節點。如匹克在年度總營業額下降的情況下,2013年下半年的營業額卻同比增長了11.6%,第三季度實現雙位數增長;361度2013年同店銷售情況也持續改善,由第一季度按年減少1.5%,逐步收窄至第二季度按年減少0.8%,隨后形勢好轉,第三季度持平,第四季度按年增長1.5%。安踏董事局主席丁世忠在報告書上也表示,安踏2014年首三個季度訂貨會的新系列訂單持續取得正增長,穩健的營運表現及強勁的訂貨會表現充分證明了行業在復蘇。
庫存情況大有改善
雖然行業已經出現復蘇跡象,但從各大企業年報中對于年度營業額,特別是上半年的營業額下降的解釋,多指向了清理庫存。如361度的董事會主席丁輝煌在解釋年度營業額下降時說:“零售渠道大幅打折促銷以清理存貨,令經銷商對新產品的需求受到影響。同時,由于市場存貨累計及需求下降,訂單數量受到控制。隨著零售渠道存貨量大減,業界從依賴銷售增長,轉為謀求以創新產品及獨突品牌形象以推動發展,行業的發展于年底呈現改善跡象。”
數據顯示,2013年國內六大運動品牌李寧、安踏、匹克、361度、中國動向和特步的存貨分別為9.42億元、6.89億元、3.66億元、4.09億元、1.83億元和5.37億元。
對此,記者采訪了福建省鞋業行業協會執行秘書長潘鴻淵。他表示:“庫存在此前確實比較嚴重,但經過這幾年的調整,已經取得較大的成效。而且對鞋服企業來說,庫存并不是反常的問題,沒有庫存就沒有市場,關鍵在于要控制在一個合理的范圍內。對此,泉州的鞋服企業也都有一個清晰的認識,也不斷根據企業自身的情況進行戰略的調整。目前來看,庫存這一問題已經得到很大的改善。”(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合作媒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