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老年消費市場規模到2020年或達3.3萬億元
【中國鞋網-數字新聞】人口老齡化進程的不斷加快,讓老年群體的消費和養老服務需求日益增長,據研究機構預測,到2020年,中國老年消費市場規模將達到3.3萬億元。但是老年消費是一個相對隱蔽的金礦,多年來處于產業規模小、發展水平不高的狀況。對老年消費虎視眈眈的企業并不少,但與老年人消費直接接觸的商業流通業卻難以找到突破點。北商商業研究院通過《北京市老年基本消費情況調查問卷》(以下簡稱《老年調查》)調查發現,與社區聯合、注重商品的功能性及增加老年服務設施已經成為部分企業掘金老年消費的撬動點。
“商品+服務”進社區
在《老年調查》中,蔬菜水果送貨上門成為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最需要的服務。事實上,除了蔬菜水果、外賣等實體類產品,服務項目也在通過社區走近老年人。據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全聚德、王致和集團、貴賓樓飯店、京紙紙制品公司、百姓陽光大藥房、清華池等商業企業已經通過便民服務進社區挖掘老年商機,甚至社區附近不知名的理發店也可以預約上門為老年人剪發。
其中,餐飲是不可忽視的一塊。在調查中79.1%的老年人每個月最大消費開支是飲食,同時,67.2%的老年人認為在社區附近開設老年餐廳很有必要。一位與女兒一起生活的老年人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每天只有晚飯是一家人一起吃,早飯和午飯都是自己吃,一個人的話一般都會在外吃飯。《老年調查》顯示,每周在外就餐1-3次的老年人高達49.3%,但周邊餐館僅在衛生和價格上滿足老年人的需求,40.3%的老年人認為在外就餐最重要的是營養健康,但實際上,只有7.5%的餐館符合這個要求。
事實上,北京市內老年券的推廣和使用已經為老年餐廳進社區提供了天然的條件。據統計,老年券簽約服務商最多的是餐飲類,其次是家政保潔類。天通苑西一社區工作人員向北京商報記者介紹,已經通過社區聯系了一些大型的家政公司專門為老年人服務。
強化商品功能性
在《老年調查》過程中,北京商報記者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52.2%的老年人服裝鞋帽等穿戴類的商品是由“他人購買”的,67.2%的老年人對穿戴類商品只有防寒保暖的基本需求。顯然,老年人在穿戴類商品的消費上大部分是由子女代消費的,而子女在選購的時候將功能性放在了首位。同時,定制服裝的老年人在本次調查為0,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高端老年市場目前仍然是一片空白。
對于生產老年服裝的商業企業來說,可以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加強商品的基礎功能性上,同時又不能太過昂貴,因為23.9%的老年人選購鞋服的首要因素是價格。另外,服裝企業在生產時應注重生產頻率以免產生庫存,因為85%的老年人每年購買鞋服的頻率在四次以下。對于商場來說,老年服飾專柜可以臨近中年服飾擺放,方便子女一站式選購。
除了基礎的穿戴類商品,老年人對特殊功能商品的需求也很旺盛。35.8%的老年人反映,在超市或者食品專營店里,低糖、低鹽、低膽固醇等符合老年人飲食需求的食品種類太少,而另外13.4%的老年人則表示沒有聽說過此類食品。據北京商報記者了解,超市發有專門的老年用品專區,但是以器械功能性歸類,功能性食品類仍然散落在超市各處。
老年服務業態空白
與商業企業掘金老年市場的急切相比,其針對老年人的服務設施卻遲遲不到位。北京商報記者在社區定位的甘家口百貨發現,其雖然針對社區客群,但商場內針對老年人的服務卻幾乎沒有。針對年輕客群的商場如大悅城等更是鮮見老年服務。
《老年調查》數據顯示,在購物場所老年人享受過專門老年服務的比例僅為3%,32.8%的老年人沒有享受過專門服務,20.1%的人根本沒聽說過有老年人專門服務。國外商場超市在服務老年人的做法上值得借鑒。比如,在超市貨架旁配備老花鏡,方便老年人查看產品信息;或者在老年人專用商品上,使用大號字體的標簽等等。
11.9%的老年人在接受調查時表示,希望能有棋牌等娛樂方面的服務設施,僅次于家政服務,還有3%的老年人需要心理服務。與老年人每個月的消費分布相比,1.5%的老年人會在娛樂上花錢。這意味著老年娛樂方面的商機是直接而明顯的。調查還顯示,52.5%的老人鞋服衣帽等基礎需求產品都是由他人購買的情況下,仍有大筆其他消費類開支。49.3%的老年人每個月平均消費在1000-2000元,31.3%的人每個月平均消費在2000-4000元。(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合作媒體: )
坊間曾說,“70后炒房,80后炒股,90后炒幣,00后炒鞋。”“球鞋一面墻,堪比一套房。”據報道,2019年8月19日,26款熱門球鞋單日...
[詳細]
- 奧康舒適無定式,陳偉霆推薦的雙11好物清單來了
- 城市守護計劃:奧康,用溫暖點亮城市之光
- 奧康步步為盈,陳偉霆化身都市行者
- 奧康國際:堅守匠心追求“匠新” 3.0系列拿捏多種穿著場景
- CELINE 推出 Huntington 運動鞋
- 被N多明星種草的意爾康板鞋,看看你和誰撞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