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天無理由退貨"實行 鞋服商家最頭疼
【中國鞋網-行業新聞】“3·15”消費者權益日,牽涉到無數網友和網商的重磅法規《網絡交易管理辦法》正式實施。該辦法規定,“網絡商品經營者銷售商品,消費者有權自收到商品之日起7日內退貨,且無須說明理由”。
自3月15日之后,消費者在網上購買的除消費者定做的、鮮活易腐的、在線下載或者消費者拆封的音像制品、計算機軟件等數字化商品,以及交付的報紙、期刊外,都可以在到貨之日起七天之內無理由退貨。以后網上買東西,只要你不喜歡,都可以退。
“七天無理由退換貨”入法后才有保障
其實,像“淘寶天貓”、“京東商城”這樣的大型電商平臺從好幾年前就開始實行諸如“七天無理由退貨”的規定了,實行細則都由各自的公司制定,大多數商家為了吸引消費者購買,都加入到了“七天無理由退貨”的大陣營中來。但據調查,其實際執行情況卻是差意。
小陸是新安江人,作為時尚達人的他一直緊跟潮流。去年10月,為了搶先體驗到新款的蘋果手機,小陸在天貓商城預定了一只港版的iPhone 5s,為了安全起見,他選擇了一家支持“七天無理由退貨”服務的商家。但是收到貨物之后,他發現新買的手機識別不了SIM卡,于是在和客服溝通之后,他決定申請退貨,客服也同意他把手機寄回去。
2天之后,物流顯示退貨的手機已經寄到商家的地址,但是商家卻拒絕簽收,而后小陸又找到客服,客服告訴他,根據淘寶天貓“七天無理由退貨”的實施細則,小陸購買手機“影響了二次銷售”,所以不予退換,理由是“包裝盒拆封破損”。
得到回復的小陸第一感覺就是被坑了,他告訴筆者,當時雖然自己拆封了手機盒,但是除了盒外的塑料膜在拆封時撕破了,他完全按照原包裝寄回。
“如果塑料膜不撕破根本不可能取出手機。也就是說我在收到貨后要在不拆開包裝盒的前提下判斷出手機的好壞,一旦拆開就算‘影響了二次銷售’,這難道是要我變魔術嗎?”小陸無奈地說,“對于這個商家來說,之前‘七天無理由退貨’的承諾完全只是一個營銷噱頭,而淘寶含糊不清的規則表述也不能夠很好的起到保護消費者權益的作用。
筆者還走訪了許多有過網購經歷的消費者,不少人表示,“七天無理由退貨”如果沒有相關法律的強制規定,消費者的利益很難得到保證。
對于新《消法》,“鞋服”商家最頭疼
在筆者的調查中,對于“七天無理由退貨”入法,最敏感的網絡商家就是鞋服行業。
盧小姐一直在淘寶天貓商城上賣高檔女裝,她的店從很早就參加了淘寶的“七天無理由退貨”服務。“只要退回來的衣服和包裝都完好,我們一般都會給退,我們的衣服質量很好,大多數退貨的顧客都是因為尺碼和顏色問題,但是遇到有污濁、異味的退貨品,我們都不予退換,畢竟按照淘寶的相關規定,這樣的貨品已經影響了‘二次銷售’。”
但是,盧小姐也有顧慮:“我細看了新出臺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并沒有對退換的條件作出規定,只是要求‘完好’。‘有異味’算完好嗎,‘有污垢’算完好嗎?這些都沒有說清楚,這對于我們賣服飾的商家來說確實很頭疼。”
“我不是不支持‘無理由退貨’入法,但是沒有詳盡的細則出臺,必然會導致糾紛產生。”新安江城區一位年輕的淘寶店店主告訴筆者:“顧客買了,穿個兩三天,鞋底雖然臟了,但是也可以算是‘完好’,那這樣的貨也可以退,我們的店就沒辦法經營了。”
專家解讀:新《消法》有待實踐完善,總體有益市場發展
“從整體的可行性來看,‘7天無理由退貨’的操作難度較大。”中國電子商務協會政策法律委員會副主任、網規研究中心主任阿拉木斯認為,雖然法規列舉出不能進行無理由退貨的商品,但是很難窮盡。
專家提出,再比如運費的承擔,“新消法”規定是消費者承擔,如果運費是來回幾次,如何落實可能仍然存在問題。不過多位專家也表示,目前網購環境總體向好,而且新規僅是包退貨,并不涉及多倍賠償,郵費也由買方自理。易觀國際分析師毛阿晶認為,目前在退換貨里邊隱含的利益鏈條還沒產生類似于“職業差評師”那樣的退貨灰色產業鏈的條件。
“法律只是一方面,市場的規范還要靠行業自律以及消費者自身規范誠信,逐漸培養成熟的網購環境,這也需要電商平臺負起責任。”一位資深律師如是說;“新規的實施會鼓勵更多的人嘗試網絡購物,市場也會變大,最終的方向是不斷規范市場,帶動消費者的購物欲望,拉動內需,但是如何去完善新法的細則,如何權衡各方利弊還需從實踐中出真知。”
新《消法》還有哪些新規定必須知道?
◎產品質量問題,證據由經營者承擔舉證責任
新《消法》第二十三條規定,經營者提供的機動車、計算機、電視機、電冰箱等耐用商品或者裝飾裝修等服務,消費者自接受商品或者服務之日起6個月內發現瑕疵,發生爭議的,由經營者承擔舉證責任。
◎購物有欺詐,消費者可最低獲賠500元
新《消法》第五十五條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執行。
◎個人信息被泄露,可到工商部門投訴
新《消法》第二十九條規定,經營者及其工作人員對收集的消費者個人信息必須嚴格保密,不得泄露、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經營者應當采取技術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確保信息安全,防止消費者個人信息泄露、丟失。
◎網購賠償找不到商家,可向網絡交易平臺索賠
第四十四條規定,消費者通過網絡交易平臺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者或者服務者要求賠償。網絡交易平臺提供者不能提供銷售者或者服務者的真實名稱、地址和有效聯系方式的,消費者也可以向網絡交易平臺提供者要求賠償。
新《消法》對網購平臺的責任進行定位,即網購平臺不能提供銷售者或者服務者的真實名稱、地址和有效聯系方式的,承擔賠償責任。也就是說,市民網購遇到問題,如果找不到商家,可以直接找網站索賠。
◎拒開發票違法
新《消法》第二十二條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或者商業慣例向消費者出具發票等購貨憑證或者服務單據;消費者索要發票等購貨憑證或者服務單據的,經營者必須出具。(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合作媒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