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觸網”多 電商代運營市場成藍海
當你在網上挑選衣服的款式,選擇電器的型號時,為你提供咨詢服務和處理訂單的可能既不是網上商城的客服,也不是企業雇用的員工,而是電商代運營服務公司的服務人員。在電子商務大潮中,“金礦”周圍商機多多,電商代運營服務就是其中一例。
在零售市場多樣化背景下,“觸網”是溫州內外貿企業的共同需求,但“觸網”之路并不好走。
一家企業為了沖人氣,參加淘寶聚劃算,蜂擁的訂單卻成了老板的噩夢。由于訂單積壓被投訴,淘寶的動態評分——發貨速度這一項,瞬間從4.8(高于同行四成)跌到了4.2。信用是淘寶店的“命根子”,這位老板腸子都悔青了。
企業在電商圈子外圍兜兜轉轉,摸不著門道,能不能委托有經驗的人來幫忙?2011年,我市誕生了這么一家公司——溫州愛淘拍網絡科技服務有限公司。
愛淘拍總經理劉明介紹,“愛淘拍”可以為企業提供網絡銷售代理運營、運營崗位實戰培訓、電商經理人培訓、企業產品及模特拍攝等服務,還可以為企業開發網絡應用軟件。“企業在淘寶、京東等網絡商城經營時遇到的難題,我們都可以為其做專業的指導。”
“溫州不少企業已經開始涉足電商,但缺乏專業人才。我們公司在這方面有團隊優勢,有部分員工之前曾在阿里工作過。從申請開店、網店設計、拍攝、修片、定價、銷售、售后……這些流程我們全包了。”劉明說,他們還會對產品市場進行風險測算、市場預判,提醒廠家調整生產。
“通過第三方代運營,企業在電子商務的人力、技術、管理成本可以下降一半,”劉明介紹,因此越來越多的企業向他們咨詢,尋求合作。據不完全統計,愛淘拍去年合作的企業,銷售額達到2億多元,與前年相比增長了至少40%。
企業“觸網”多 代運營商應運而生
溫州制造聞名全國,而電子商務發展卻相對滯后,且呈現低、小、散的特點。發展網絡經濟成為今年溫州地方“兩會”的一個熱門話題。
近日,溫州市“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2014年,溫州將大力培育網絡經濟“一號新產業”,著力引進知名電商企業,加快建設網絡經濟集聚區,培訓“網商大軍”15萬人次,推進電子商務向各領域拓展,網絡零售額突破500億元。
政府提出的“一號新產業”為電商代運營帶來了更多的想象空間。
阿里研究中心調研數據顯示,約23.4%的賣家想試水客服外包,其中17.6%的賣家希望外包全部客服;32%的賣家在活動或者大促銷期間客服無法滿足接待需求。可見網絡賣家對成本、專業服務、彈性服務等方面的需求非常巨大。
去年淘寶“雙11”活動,溫州多家高職院校在校學生被臨時招募為電商客服。從中可見,電商賣家在特定時點對人才的渴求程度。浙江工貿學院有關負責人估計,在溫州地區有1000多名在校大學生被臨時招募,參加溫州電商“雙11”營銷活動。
“我們每天都能接到幾個求人才的電話。”溫州大學甌江學院淘寶實訓基地指導時波說。正因為有著這么強烈的市場需求,學院建立了這個淘寶實訓基地。“其實,這是一個的機會,企業需要電子商務人才為電子商務的開展做支撐,學校也需要這樣的平臺做教學實踐。”
業內人士建議,目前溫州電子商務方面的人才缺口很大,要加快專業人才的培育;其次,及早推出相關行業服務標準。由于目前沒有服務標準,代運營機構與企業的合作只能靠摸著石頭過河。有時候,雙方遇到利益分配、風險承擔責任等問題時,只能通過商討解決,雙方的利益得不到很好的保障。
“希望政府相關部門多關注這個急速發展的行業,盡早出臺相關扶持政策。”業內人士表示。
“一號新產業” 代運營成藍海。(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合作媒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