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企業轉型電商關鍵:方向、方法與執行力
根據中國互聯網協會報告顯示,2013年我國全年網絡零售交易額達到1.8萬億元,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0%以上。全年電子商務交易總額則達到10萬億。
2013年雙十一,天貓創下了一天交易額超過350億元的奇跡,其中,手機淘寶交易額超過53.5億元。
這些熱鬧的數字背后,卻無法掩飾眾多傳統企業轉型電子商務的迷茫。對很多企業家來說,電子商務猶如霧里看花,美麗而朦朧。
2月23日,籠罩在嚴重霧霾之中的石家莊市啟動重污染天氣橙色預警應急響應,對部分機動車實施限行。即便如此,來參加學習的企業家們依然熱情不減。
如何做好電商?如何做好網絡營銷?會后,記者采訪了戰略執行力專家、清華大學現代企業工商管理與信息化戰略高級研修班特聘教授王一名。
王一名指出,傳統企業轉型電商,有三個關鍵點:
第一是方向;不做電商,必死。做電商,未必能活。無論死活,電商已經是大勢所趨。互聯網不再是傳統營銷的補充渠道,而是一個全新的主流大市場。
繼電視、PC之后,手機成為占領消費者眼球的第三塊屏幕。可以想象,央視曾經創造的奇跡,將會在手機端以倍增的方式重新演繹,移動電子商務已是大勢所趨。
第二是方法;明確了未來發展的方向,傳統企業轉型電商,還面臨一個方法的問題。在兩天的培訓中,大多數學員對電子商務、網絡營銷工具的了解,與當前電子商務吸引眼球的熱度形成強烈反差。在網上,很多公司連自己的名字都找不到,網絡銷售更是無從談起。如何利用微信、微博、百度、視頻這些營銷工具,傳統企業急需掃盲。
第三是執行力;這將成為傳統企業轉型電子商務的分水嶺。
盡管基礎薄弱,但經過兩天的培訓,企業家們對電子商務的趨勢、網絡營銷的工具和方法已經有了基本的了解。但誰能成為這場饕餮盛宴的最后贏家,最關鍵的,還取決于執行的力度。
以京東商城為例,現在京東的送貨速度已經成為其殺手锏。但當劉強東開始提出211限時達這個概念的時候(京東的物流措施:在北京、上海、廣州、成都四城市由京東自營配送的區域,上午11:00前提交現貨訂單,當日送達;夜里11:00前提交的現貨訂單,在第二天15:00前送達),業界幾乎所有人都認為是一個笑話,劉強東又發瘋了。因為按照傳統做法來看,就是一個天方夜譚。然而,最后京東以超強的執行力實現了這一目標。甚至,現在這個標準已經成為很多企業做電商的“標配”。所以,概念誰都可以提出,但最后能勝出的,一定是具有更強執行力的企業。
又比如,對眾多中小企業來說,搜索引擎優化是做網絡營銷普遍要用到的一個方法。除去關鍵詞設置等技巧外,想讓自己的網站被百度抓取并排在前面,需要不斷更新網站的內容。這源源不斷的信息從何而來?1天發10篇文章不難,但10天?30天?一年?能不能堅持下去?這才是關鍵因素。(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合作媒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