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旭升鞋業1.6億建高端品牌生產項目
為此前不久,在歐洲經商多年的華僑潘建光應邀回到溫州,為了提升企業的生產能力和品牌附加值,欲投資1.6億元建年產800萬雙TOMS、ROSY、SKECHERS等高端品牌休閑鞋產業化項目,為溫州鞋業添磚加瓦。
“放牛娃”進城學藝
潘建光出生于瑞安市湖嶺鎮的一個小山村。早年由于家境貧困,7歲就開始幫父母放牛、種地,一直到16歲,成為當地少有的沒有上過學的“放牛娃”。
上世紀80年代末,越來越多的溫州人加入到了經商的浪潮之中,16歲的潘建光也開始蠢蠢欲動,但是沒有上過學的他能去做什么呢?他想,就去學制鞋,制鞋不需要識字。1989年潘建光離開生活了16年的小山村來到溫州,開始進鞋廠當學徒。當時鞋廠的生產、生活條件落后,白天跟師傅學手藝,晚上就睡在工棚里,冬天冷,夏天熱,這讓潘建光難以忍受,但是為了能讓自己掌握一門手藝,潘建光最終還是咬牙堅持了下來。
1992年,掌握了制鞋手藝的潘建光與弟弟潘建豹一起,東借西湊9800元,在溫州創辦了一家旭升制鞋作坊,把生產的皮鞋運到來福門去批發。但由于經商經驗的不足,結果,兄弟倆被一客商騙走3.5萬元的貨,作坊也就此關門大吉。
為了東山再起,潘建光兄弟倆再次借錢,在溫州來福門開了一家皮鞋批發店,白天賣鞋,晚上踩三輪車。潘建光盡管不太識字,但在經商上卻有著一種讓人難以置信的天賦。1995年,有了一定經商經驗的兄弟倆再次創辦旭升鞋業有限公司,并順利將自己生產的皮鞋通過邊貿打進俄羅斯市場,當年讓兄弟倆賺到幾十萬元。(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合作媒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