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迪卡儂渠道拓展與藍色商品背后利益關聯
【中國鞋網-品牌觀察】2013年度,在中國新增23家賣場,其中主要分布在二三線城市。近日迪卡儂大中華區副總裁易昂表示,迪卡儂體量快速增長所帶來的產品數量以及訂貨量的大幅增加,讓迪卡儂面對上游原材料供應商的議價能力大大增強,從而能夠更好的控制成本。而成本控制所帶來的效益主要體現在“藍色商品”上,“藍色商品”即是由迪卡儂推薦的高性價比的入門級首選產品,或者是每種商品不同級別里價格最優惠的商品。
雖然藍色商品的毛利率較低,但是藍色商品的價格很低,對于廣闊的迪卡儂新進入的二三線城市,藍色商品將對廣大新顧客形成巨大,從而形成了藍色商品很高的庫存周轉率,整體形成了龐大的銷售規模。由此能夠形成對上游原材料供應商的更強大的議價能力,最終獲取更高的利潤率。
還有兩個問題,一是迪卡儂的低價戰略,其重要條件是必須要有完善的銷售網絡,并取得相當的規模經濟效益,而迪卡儂完全具備這些優勢條件。這對于各地市場的競爭對手是個打擊,未來他們可能會因為技術、資金或價格等問題退出。
另一迪卡儂低價戰略的風險,主要有兩方面:一如果是市場需要總量達不到預期值,將導致低價戰略不但不能獲利,甚至無法回收投資,二是因為價格低廉,用戶可能因“便宜貨”而對其功能及質量產生懷疑,影響了商品形象,制約銷售額的增長。對于中國二三線市場的快速成長判斷,以及迪卡儂較好的品牌形象和企業信譽將是抵御這兩方面風險的權重。(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合作媒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