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中國鞋類行業發展“不容易”
大眾市場巨頭國際(Belle International)是去年香港恒生(Hang Seng)股指中表現倒數第二的成份股,下跌了五分之二。更高端市場的競爭者——興昂國際(Stella International)股價下跌13%。上周,百麗公布其去年底的同店銷售增長僅為1.3%,本周一興昂報告銷售下跌6%。這兩家企業并不直接可比——百麗擁有運動服飾專賣店,興昂為其他品牌代工的鞋多過自身零售,但它們顯示了中國又一個行業遭受銷售放緩的打擊。
在中國,鞋類是一個不容易的行業。據野村證券(Nomura)數據,銷售前10名的企業(以百麗為首)僅占四分之一的市場份額。在營收增長空間有限的情況下,關注焦點已轉向盈利能力。然而,百麗正以每年10%的速度增設直銷店,雖然其商標和式樣(往往跟頂級品牌很相似)已受到互聯網賣家的攻擊——它們提供類似的產品,價格卻只是個零頭。投資者對此反應已很明顯:百麗股價的預期市盈率為13倍。在2009年峰值時有30倍。在此期間,興昂股價的估值穩定在14倍左右。其鞋類生產基礎是原因之一,但另一個原因是它更為謹慎的直營店擴張策略,以及它對那種能抗衡互聯網低價競爭的強勢品牌運作的堅持。
中國的消費者也愛鞋,但他們對如何購買更為。像百麗這樣的企業應該多加留意了。(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合作媒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