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愛心雨靴”溫暖宜春山區留守兒童
【中國鞋網-國內動態】捧著一雙雙藍色的新雨靴,摸著軟軟的絨毛,宜春市袁州區飛劍潭鄉柘湯小學的孩子們個個愛不釋手,笑容滿面。12月5日,本報記者與宜春市袁州區婦聯、袁州區留守兒童之家工作人員和愛心人士一起,將首批680余雙“愛心雨靴”,送給了袁州區柘湯小學等9所山區小學的680余名留守兒童。
11月18日,記者在宜春市袁州區飛劍潭鄉柘湯小學采訪時了解到,該校90%以上的學生是留守兒童,入冬了有的孩子還穿著涼鞋上學,他們渴望有一雙溫暖的雨靴。
11月22日,記者在微博發起“愛心雨靴”公益活動后,獲全國網友熱烈響應,截至11月25日,共募集520余雙雨靴,遠超300雙募集目標。
宜春市袁州區婦聯、袁州區留守兒童之家積極推動“愛心雨靴”公益活動,先后募集雨靴700余雙。
12月5日,為了讓山區孩子們早一天拿到新雨靴,記者與袁州區婦聯、區文教局、區留守兒童之家工作人員和愛心人士一起,帶著首批680余雙“愛心雨靴”,驅車首先前往飛劍潭鄉白竹小學、柘湯小學,為這兩個山區小學的210余名留守兒童每人送上一雙新雨靴。
海拔近800米的飛劍潭鄉白竹小學,因山區氣溫低,顯得特別寒冷。11歲的小康告訴記者,爸爸的手有殘疾,不能干活,全家都靠媽媽打工的收入;前幾天他還在穿涼鞋,現在腳下的這雙球鞋穿了兩年,鞋底也快磨破了。小康從記者手中接過一雙帶著絨毛的雨靴時,拿在手中反復地看著,臉上露出了笑容。
同為五年級學生的小根,接過工作人員送的雨靴后,突然忍不住哭了。許久,他才告訴記者,這雙鞋讓他想起了去世的媽媽,因為媽媽曾經答應過要給他買雙雨靴,可是還沒來得及買,媽媽就永遠離開了。
他說,爸爸在外打工,他和妹妹、弟弟跟著奶奶生活,每天往返學校兩趟要走近20里山路,有時下雪濕了鞋,坐在教室里冷得直打抖。
沿著崎嶇的山路,記者一行來到了柘湯小學,給這個學校的109名留守兒童每人送去了一雙新雨靴。“同學們聽說你為大家募集"愛心雨靴"后,特意采集了一些野菊花,表達山區孩子們的一點點心意。” 校長彭小艷給記者送上散發著濃濃香味的野菊花后,深情地說。
隨后,記者一行又輾轉盤山公路,前往更為偏遠的水江鄉,給大山里的留守兒童們送去370雙新雨靴。
水江鄉中心小學校長劉靖感激地說,非常感謝全國網友關注、關心水江鄉貧困山區的留守兒童,這批“愛心雨靴”將分發給全鄉7所小學和1個教學點,讓留守兒童們盡快穿上溫暖的雨靴。
“哇,這么漂亮的雨靴,好喜歡!”本報報道的宜春流浪孩、現就讀于金瑞鎮金瑞小學一(2)班學生小妮接過一雙漂亮的雨靴后,迫不及待地試穿上新雨靴。
金瑞小學100名留守兒童,每人一雙新雨靴,他們的小腳在這個冬天不會冷了。(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合作媒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