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數據將納入CPI統計
【中國鞋網-滾動快訊】隨著網絡零售額的占比不斷提升,網絡交易和電商數據納入物價統計范圍似乎已如箭在弦。國家統計局總統計師鮮祖德日前透露,統計局正在研究通過網上的交易數據、通過電商企業的數據來補充和完善CPI統計,運用大數據促進統計生產方式新的變革。
據北京商報記者了解,目前全國CPI統計采用抽樣調查方法抽選確定調查網點,由調查員上門調查。數據來源于全國31個省(區、市)500個市縣、6.3萬余家價格調查點,包括食雜店、百貨店、超市、便利店、專業市場、專賣店、購物中心以及農貿市場與服務消費單位等。
河南濮陽高新區統計局副局長、高級統計師杜紅振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傳統的CPI統計主要是商場、超市、菜市場等實體店,網絡零售并沒有納入進來,隨著網絡消費在居民整體消費中占比不斷提高,把網上交易、電商數據納入CPI統計范圍是大勢所趨,這樣才能更加全面、真實地反映CPI的水平。
近年來,我國網絡零售增速迅猛,2007年僅為542億元,之后僅用三年時間,2010年達到5231億元,增長接近10倍,年增長率超過100%。2012年,中國網絡零售市場交易規模超過1.3萬億元,占到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6.3%。業內預計,今年這一數字有望超過8%,將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網絡零售市場。而且根據商務部此前的表態,國家已經將“十二五”期間網絡交易占社消額的比重目標調高至10%。
對于把網絡零售納入到CPI統計可能產生的影響,北京工商大學商業經濟研究所所長洪濤指出,由于網絡零售相對于實體店價格普遍較低,剛開始納入統計的話,會在一定程度上拉低CPI漲幅,但具體情況還要看采集點數量、商品選擇和權重設置等。
“目前雖然網絡零售增長很快,但是還沒有一個統一的數據口徑,現有的數據都是在一些大型的電商公司、交易平臺的基礎上估算的,要把網絡零售納入CPI統計,口徑問題還需要解決。此外,對于一些公司提供的數據,統計局也應該建立一套完整的核審體系,保障數據真實、有效。”洪濤說。
杜紅振也認為,把網絡零售數據納入CPI統計范圍,應該不會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直接加入進來,“由于統計口徑不一樣,可能會造成CPI漲幅的異常波動,因此應該會先設置一個過渡期,把相關數據先納入視野,等一年后再進行正式統計,這樣統計口徑一樣,也能更加真實地反映情況”。
據悉,11月19日國家統計局已與阿里、百度、中國聯通、58同城、上海鋼聯等11家企業簽訂了大數據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將共同推進大數據在政府統計中的應用。這實際上也為網絡交易數據納入CPI統計進行了鋪墊。(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合作媒體: )
- 上一篇:“高大洋”家族制鞋手藝在滬找到傳人
- 下一篇:離職前起貪念 盜竊產品鞋被批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