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銀行業伸出橄欖枝 助推“電商換市”
【中國鞋網-國內動態】在天貓上經營一家店的溫州賣家葉先生前幾天通過杭州銀行溫州分行拿到了一百多萬元的貸款,“之前跑了幾家銀行一直吃閉門羹,這次很順利。”這是葉先生對銀行新推出的“網店自助循環貸款”的評價,不僅不用抵押物,純靠店鋪的訂單貸款,而且速度快。而葉先生的貸款之所以能夠從失敗轉向成功,是因為我市電子商務政策的升溫、電商行業發展迅速,促使銀行開始向互聯網金融發力,紛紛推出電商小微專屬產品。
“現在已經開始合作的是杭州銀行,接下來中行、建行都會有合作項目推出來,我還婉拒了其他幾家銀行。”最近溫州市電子商務行業協會秘書長曹王強很忙碌,因為多家銀行找求合作。曹王強說在此之前,電商小微企業想要在銀行貸到款的可能性為零,而現在是多家銀行都向他們伸去橄欖枝,搶著要幫他們做貸款。
銀行態度的轉變,主要是看到了溫州“電商換市”迅猛的發展勢頭。面對以電子商務為主的網絡經濟發展大勢,溫州市委十一屆四次全會提出要把發展網絡經濟作為加快型升級的“一號新產業”來抓,順勢應時、積極作為,獲得新經濟時代的發展紅利。溫州銀行業開始發力服務“電商換市”。
電商:渴望資金
跟葉先生一樣有不愉快銀行貸款經歷的還有陳小姐。陳小姐經營一家雙皇冠的服飾網店,但是她卻一直為自己融資渠道太窄而擔憂。“一聽沒有抵押物,銀行根本不愿意貸款。”陳小姐說,由于沒有固定資產抵押,現在她的貸款還沒有著落。而有房產的網店賣家項小姐則是對銀行的傳統貸款業務速度不滿意,“手續太麻煩了,貸款審批的時間也太長。”項小姐說原本她想趕在雙十一前向銀行借錢多進貨,一聽需要花費的時間和流程就打消了念頭。
“雖然省了店租,但是運營成本并不低。”淘寶直通車溫州車友會相關人士表示,據她了解,溫州電商資金,缺口少的50萬元、多的要200萬元,“在網上做生意最需要的就是流量,而很多時候流量都是靠錢去引流,尤其到了雙十一這種節點,資金的需求量就更大了。”一天貓賣家透露,在日常經營中,廣告費最高占到成本的40%,此外參加聚劃算等活動,都需要大筆的保證金,“保證金10萬元到50萬元不等,而且要求馬上要打過去。”
溫州淘寶大學校長劉明表示,溫州的電商其實存在先天的優勢,因為溫州有完整的供應鏈,但目前處于發散狀,真正有影響力的并不多,資金不足也是其中一部分原因。劉明分析,網上電商和傳統線下實體店不同,線上必須要先備貨才發貨,所以有很大部分資金用來備貨,資金的周轉存在缺陷。“溫州做電商的有兩類人群,中小型企業和白手起家,這兩類人群原本的資金就不多。”
銀行:伸出橄欖枝
最早開始為電商提供信貸服務的是阿里,去年阿里小微利用大數據技術提供金融服務,通過訂單和銷售量向電商小微企業提供貸款,被稱為互聯網金融。很快,銀行也迎頭趕上,不再“嫌貧愛富”,開始關注電商小微企業。去年6月份建行推出“善融商務”電子商務平臺,在平臺上開設信貸服務,幫扶合作的網商解決短期資金周轉難題。我市的綠森數碼、興樂易購、特寶貝等知名電商平臺都是“善融商務”的戰略合作伙伴。而近期多家銀行推出的更具針對性的信貸產品覆蓋面是越來越廣。
杭州銀行溫州分行人士介紹,他們的產品針對的是中小微電商企業的信貸產品,無抵押網店自助循環貸款,在溫州注冊的電商企業及個體、尚無執照但有實際經營的溫州網商都可參與,唯一要求是在淘寶網評級達到5鉆及以上或注冊了天貓商城,授信期限為一年,最高額度分別為200萬元、100萬元。“符合條件的網商在申請時,只需提供支付寶近六個月交易明細、市電商協會出具的網上銷售數據核實書等材料后,一周內便可收到貸款資金。”該人士透露目前已有十多家電商企業通過該渠道獲得信用貸款,還有幾十人在排隊。
越來越多的銀行加入到為電商提供貸款的行列。“如果算上中行和建行的項目,最近談下來為電商提供專項貸款的有10億元的金額。”曹王強介紹,中行的電商產品與杭州銀行的類似,但是范圍擴展到浙江省,電商也不局限于淘寶與天貓,京東、當當的電商都是服務范圍,授信的金額也更大,“跟我們談合作的是中行的網絡金融中心,是省級層次的,是因為看中溫州金改,可以向總行申請更多資源。”曹王強說目前合作的框架已經基本確定下來,并且有可能實現網上直接放貸款,“我們協會承擔的是貸前審核,這樣整個流程才能流暢。”而和建行的合作則是電商消費卡,既能消費透支也能提供貸款。
未來:雙方互贏
業內人士表示,銀行推出專屬電商小微企業的信貸產品不僅是滿足電商的資金需求,其實也是為銀行布局互聯網金融市場鋪路。“小微企業貸款如同零售業務,靠傳統渠道發放成本高,網絡渠道降低了成本,銀行也能從中獲利。”一銀行人士表示線下的商戶由于經營成本增高并不好做,貸款的需求也疲軟了,而線上的商戶成長快,雖然額度小但是數量大。另一銀行的信貸人士向記者提供了一份調研材料,截至今年上半年,浙江省天貓店數量為13955家,溫州1637家,淘寶店為82678家,溫州11155家,“這個市場還是很廣闊的。”
雖然阿里金融等電商企業在線上貸款業務上“來勢洶洶”并且占據了先發優勢,第三季度溫州電商在阿里小微上融資就達到3.1億元,但業內人士認為銀行還是有空間可以發揮。“阿里電子商務平臺上放出的貸款總量還是不大,而且我認為利率偏高。”一銀行個金部人士說,銀行還是有空間可以發揮。據了解,阿里的信貸產品是根據日利率計算,日利率為萬分之五,年息為18%,而相比之下普通商業銀行的1年期貸款年利率為6%。“發放貸款需要豐富的資金儲備,銀行這方面有先天優勢。”
怎么服務好電商上的小微企業呢?溫州淘寶大學校長劉明表示,銀行的信貸業務思路要改變,要根據電商的特色來考量,在網絡上一切用數據來說話,網店的訂單數據是關鍵。其次,放貸的周期要縮短,電商是季節性很強的,因此設計周期性的還貸產品。最后,貸款金額和頻次也要做調整,“別看電商小微企業小,從創業到做起來需要投入的資金也有300萬元。”(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合作媒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