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快時尚品牌H&M總部
【中國鞋網-品牌觀察】在斯德哥爾摩這個規模并不算大的首都城市,分布著 22 間 H&M 的門店。H&M 之于瑞典人來說,更像是一個購買日常穿著的方便之所,并非什么“快時尚”。H&M 的創意總監瑪格麗特·范登博施(Margareta Van Den Bosch)也持有類似的觀點,“我可不喜歡這個詞,我們就是一間成衣公司啊!”
瑪格麗特在 H&M 公司工作了大半輩子,像她這樣的老員工被公司的年輕人們叫做“恐龍”。
設計工作室的秘密
H&M 設計工作室坐落在一所普通的聯排商住樓里,對面是斯德哥爾摩最熱鬧的商業街,H&M 的六層的總部大樓就在那個街角。工作室被透明玻璃隔出的小間剖開,小間里是色彩組、廓形組、面料組等不同團隊的會議室。公共區域則分為板房,資料庫,布樣柜等。
瑪格麗特向我們展示了部分工作流程。一位正在取樣的設計師告訴我們,H&M的色彩庫里有三萬多種色彩,每一個色彩又被用在在不同的面料上,做成一疊疊同色異料的布樣。如果在拼印花圖案時發現更好的色彩選擇,或同一種色彩有更好的面料選擇,便可提出修改建議。
瑪格麗特取下一本工作室自制活頁書,上頭粘貼著這些年 H&M 和眾多大牌設計師跨界合作的資料圖片,從 Karl Lagerfeld 到 Martin Margiela。“Karl 十分和善,但他的團隊總像眾星拱月似的圍著他。”瑪格麗特一段段講給我們聽,“Alber Elbaz 凡事親力親為,他喜歡光臨這個工作室,甚至不辭辛勞地飛來。”還有 Anna dello Russo 的聯名系列,“我們原本對她的影響力不太有信心。事實證明我們錯了,那些夸張的配飾賣瘋掉了!”
H&M 總部大樓的秘密
事實上在 H&M 斯德哥爾摩總部,像瑪格麗特一樣被稱作“恐龍”的人不在少數。這是一個人才穩定性相當高的企業,沒有全球化企業中令人窒息的競爭感。公司各處的休息沙發旁擺著水果,每層樓都有咖啡間;食堂占滿了整個中庭,廚師手藝相當不錯,炸肉丸和堅果碎巧克力球讓人忍不住想點“贊”。
另外,H&M 總部實行彈性工作時間,只要每天上足 8 小時班,沒人管你何時報道何時走人。也沒人管你穿什么上班,機車男,朋克女,越是風格十足的造型越能獲得同事們的掌聲。
這樣松弛散漫的工作規章,讓人難以想象這個地處北歐的總部如何管理好遍布世界的 3000 多間門店。
H&M 成功的秘密
這個近 70 年前創立的企業為何還能保持年輕活力?以卡通畫形式張貼在總部墻上的企業價值觀中我們發現,H&M 的成功和這 7 大秘訣分不開。
“保持簡單”與“團隊合作”——這里講求平等無間的團隊合作,“恐龍”和“菜鳥”們廝混在一起,相互取綽號,簡單的層級關系和人際氛圍讓工作變得高效起來。
“直接、向前看、思維開放”——任何人都能提出創新的意見,公司鼓勵討論、質疑與頭腦風暴,每一個員工的創新性想法平等地得到重視。
“我們相信人”——這里的人,指代著員工、消費者、合作伙伴,是人與人之間,企業與企業之間的誠實與互信。
“持續學習提升”和“進取精神”——H&M 會頻繁地進行員工培訓和交流,還倡導積極進取,提供多種崗位機會和巨大的晉升空間。比如現任的創意總監瑪格麗特,正是從一個最基層的店員成長起來的。
“成本意識”——員工們被教導在做任何一件事時,都要考慮成本。不僅僅是經濟成本,還有人力成本、時間成本、社會成本、環境成本等等。
上述的價值觀難道與硅谷那些成功的創新型公司不像嗎?雖分屬不同產業,他們都在這個時代所獲得了同等的成功,其價值取向不可謂不值得深思。(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合作媒體: )











